匯款給騙子賬號 系統將預警阻止
摘要:原標題:匯款給騙子賬號 系統將預警阻止 近年來,通訊信息詐騙對人們財產安全的威脅日趨嚴峻,而銀行往往成為“挽救”受騙者的“最后一道防線”。為
近年來,通訊信息詐騙對人們財產安全的威脅日趨嚴峻,而銀行往往成為“挽救”受騙者的“最后一道防線”。為此,工商銀行率先與公安等相關部門展開大數據合作,建立了防范通訊信息詐騙“防火墻”系統,為解決通訊信息詐騙問題開創了新模式。
遭遇騙子賬號,工行系統自動預警
公安部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4年全國通訊信息詐騙案件從10萬起激增至40萬起,年均增長30%以上。2014年因通訊信息詐騙導致的公眾損失達100余億元。
多位基層公安刑偵部門負責人介紹,公安機關凍結受害人的匯款賬戶,要持法定文書到有關銀行開戶行或總行辦理。但從受害者匯款到犯罪分子分解贓款,往往只要一兩分鐘。公安機關辦理好凍結手續時,錢早就被取走了,且破案后贓款很難追回。
工商銀行安全保衛部總經理靳曉鵬說,工行已率先建立了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通過該系統,工行已實現對涉案賬戶的全渠道布控,除了工行網點柜面渠道,還能對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自助終端等渠道進行的轉賬匯款交易進行即時篩查,并及時向客戶提示風險。
記者在現場看到,無論在ATM機上,還是在銀行柜臺,客戶匯款時輸入的收款人賬號都會經系統自動與外部欺詐風險信息后臺數據庫連接,并可實時篩查。
“如果賬號是系統收錄的通訊信息詐騙涉案賬戶,系統會自動彈出風險預警提示,阻止客戶向該賬戶匯款,同時,大堂經理會前來與客戶直接溝通。”工行江西省分行安全保衛部總經理羅坤告訴記者,目前該系統收錄了來自工行內部、金融同業及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提供的各類風險賬戶信息,其中,僅公安部刑偵局及各省公安機關向工行提供電信詐騙賬戶就近百萬條。
截至2015年4月末,工行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堵截通訊信息詐騙匯款2.13萬筆,為客戶避免經濟損失2.6億元。專家指出,應在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廣該系統,實現欺詐風險信息共享、控制措施聯動,形成全國銀行業共同防范打擊金融欺詐犯罪的機制。
反欺詐聯防,警銀合作空間巨大
不久前,為提升涉案資金查詢凍結效率,銀監會等四部門聯合下發了工作規定,提出對于手續齊全的涉案資金,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立即辦理凍結手續;而對涉案賬戶較多,需辦理集中凍結的,銀行應當在24小時以內采取凍結措施。
但目前,在跨省跨行聯動、銀行緊急止付、開銷賬戶防控、被騙資金返還等方面仍有眾多問題亟待解決。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小坤說,公安部門正在簡化相關手續,讓涉嫌詐騙的銀行賬號信息第一時間進入工行反詐騙信息庫,并加強基層派出所民警和網點的合作,提前介入攔截。“要想更大范圍的降低受害人的資金損失,還需要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進來,深化警銀大數據合作。”
專家建議,應構建國家層面的金融反欺詐防控體系,以公安部、銀監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聯等部門和組織為主導,聯合各通信運營商和所有商業銀行,建立我國銀行業反欺詐聯防協作機制,實現諸如相互協查可疑賬戶信息、緊急止付(非法律凍結)涉嫌犯罪賬戶等功能。
(新華社記者任鵬飛、吳雨、鄒偉)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