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白玉“寧青不灰”
摘要:原標題:收藏白玉“寧青不灰” 白玉掛件。 白玉掛件。 “普通民眾‘賭石’可‘傷不起’,千萬不要貿然參與。”在上周六廣州
原標題:收藏白玉“寧青不灰”
白玉掛件。
白玉掛件。
“普通民眾‘賭石’可‘傷不起’,千萬不要貿然參與。”在上周六廣州日報聯合廣州市文物總店舉辦的理財大講堂“白玉與翡翠的鑒藏會”中,中國工藝美術師馮志文告訴在座的讀者,市場上標榜數十萬元的‘賭石’大部分經過專家的多次“檢查”,基本不會有太大“撿漏”的機會,所以不要在沒有內行人士的帶領下貿然參與。
在上周六兩場理財大講堂中,山西省工藝美術師王聲望和中國工藝美術師馮志文各自為廣州日報的讀者們上了一節收藏鑒定的“私教課”。王聲望為讀者們帶來了各種白玉的標本,仔細介紹了不同玉種的特點和分辨要點,還對目前市場中主要的造假方式和辨認方式進行生動的“揭秘”,令讀者們大開眼界。
被拋出玻璃光的并非好玉
雖然收藏市場受到大環境影響而出現調整,但是白玉市場基本還是保持平穩。“其實現在市場的趨勢是小件飾品、把玩件為主,而且是老百姓喜歡、能買得起的那些,但是料必須貨真價實。”王聲望說,這種變化就要求工藝師要自己把握好生產的方向,而對于普通收藏者來說,一是要鍛煉鑒別真假的眼光,二是要提高審美水平。“現在市場上至少有六七成的流通貨是韓國料,手把件、牌子、手鐲、擺件都有,市場價格比較低,不識貨的買家往往以為是白玉。”另外,用玻璃原料做出來的料器很白,價格又便宜,也同樣容易迷惑新手們,王聲望強調一定要仔細比較比重,鑒別里面有沒有氣泡。
有的讀者詢問是否白玉以白為好,王聲望稱理論上是如此,但提醒他們不要過分追求玉的白度:“如果白而不潤、不干凈,不如要青的。”他告訴大家,買玉“寧青不灰”,因為灰色永遠不會變,而青料還有可能變白。另外,他還強調玉不可以亮,被拋出玻璃光的并不是好玉:“白玉跟翡翠不同,被拋光的玉肯定是有毛病的,或者密度不夠。”
針對讀者們討論的工藝問題,王聲望認為完美的材質畢竟為少,如果黑點不多,巧雕能成精品:“白玉不是有了瑕疵就是毛病,如果好好設計好好雕琢,可能可以成為絕品。”
工藝價值可超越材質局限
“你的翡翠耳環是A貨,但是太小了,想投資還是要買大點。” 只是看了看讀者急匆匆摘下的翡翠耳環,馮志文就給出了鑒定結果,而“送檢”的女士也坦言:“我想買大一點的啊可是不敢,所以才來‘上課’學習啊。”記者發現,下午的翡翠鑒賞講座中,來到現場的讀者每人都佩戴了一兩樣的翡翠首飾。這些收藏者們都認同翡翠的佩戴和保值增值功能,但是對于魚龍混雜的市場頗為惶恐。
馮志文認為,收藏者要通過學習對材質進行把握,另一方面,他也強調工藝的價值往往超越了材質的局限:“還有不拘泥于材質和形式,才能真正了解工藝的價值。”另外,他還強調,白玉和翡翠一樣,都要通過時間把玩佩戴,才能把內涵表現出來,收藏的樂趣在于享受它們變化的過程。
收藏建議
1.用手摩挲感受白玉的溫潤可人。
2.北方會用土布袋子裝蕎麥皮,把白玉放在里面,隔著布袋摩挲,這樣10天左右白玉就盤得很漂亮了。
3.注意白玉在手上盤的時候,要用繩子系著玉套在手腕上,以防滑落。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