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三夏”別樣景
摘要: 不同的田間農忙 相同的豐收喜悅一樣“三夏”別樣景□晚報記者 蘇 莉 劉永奇 文/圖眼下,正是“三夏”農忙季節,我市農民朋友正在田間緊張地
不同的田間農忙 相同的豐收喜悅
一樣“三夏”別樣景
□晚報記者 蘇 莉 劉永奇 文/圖
眼下,正是“三夏”農忙季節,我市農民朋友正在田間緊張地忙碌著。然而,在駐馬店市郊區,有部分農民已脫離“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耕生活,不再以種糧為生。他們通過土地流轉,將自己的土地承包給別人后,到一些特色農業種植基地打工。
昨日,記者走進我市西郊部分特色農業種植基地,感受這些特殊農民不一般的田間農忙生活。
在田間忙碌的農民。
忙碌的身影
昨天,記者從市區出發,順著駐(馬店)泌(陽)公路向西走,剛過市銅山大道,就看到道路兩側除了少數的麥田外,最主要的是生態園、苗圃園等。
“保全,石榴樹正是施肥的時候,今天的工作就是施肥。”上午8時許,在驛城區劉閣街道門莊村大高莊附近的昊宇生態種植園內,技術員楊新社正在給工人安排當天的工作。
今年60歲的高保全和78歲的高學建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開始給石榴樹松土、施肥。“每天早上7點半上班,11點半下班,不耽誤給俺孫子做午飯。”高學建樂呵呵地對記者說,別看自己年紀大了,但手腳很麻利。
老人告訴記者,過去他們這里也是麥田,三四年前土地集體流轉后成了生態園,他和村里30多名村民都到這里上班。村民們不但每個月能收取土地的租金,還能領到2000多元的工資。 高學建說,在這里每天正常上下班,兒孫們都夸自己老了還有一份好工作。
在生態種植園甜青瓜大棚內,54歲的孫云忙得滿頭大汗。“她家供養了2個大學生。”在一旁的村民朱新芝熱情地說。孫云告訴記者:“在家門口上班,掙錢管家兩不誤。”
豐收的喜悅
“三夏”農忙時節,農民們都在田間緊張地忙碌著。在生態種植園內,同樣處處是豐收的喜悅。
“100公斤黃瓜、50公斤西紅柿,外加200公斤南瓜、80公斤苦瓜!”在園區內,市區一家超市的采購負責人對園區負責人蘇保蘭說。
“放心吧,新鮮蔬菜很快裝好!”蘇保蘭立即指揮各個大棚內的工人開始采摘。一個小時后,采購人員要的蔬菜品種全部到位。
“這里的蔬菜、水果不愁銷路。”蘇保蘭說,因為這里離市區較近,很多市民在雙休日專門趕來采摘新鮮的蔬菜、水果。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運送到市區的超市、蔬菜批發市場。
在苦瓜園區內,一米多高的藤架上,掛著成串兒的苦瓜,煞是惹人喜愛。在西葫蘆園區內,一個個水靈靈的西葫蘆長勢喜人……
“每天都有工作,每個季節都有上市的蔬菜、水果品種。”蘇保蘭說,現在有20多個品種的蔬菜走上市民的餐桌。讓他們驕傲的是,這里的葡萄已經開始結果,嫁接的晚秋黃金梨和冰糖雪梨長勢正好,過不了多久就可以讓大家一飽口福。
未來充滿希望
“瞧,我們這里還引進了藍莓,很受大家的歡迎。”在園區內,蘇保蘭讓記者欣賞他們的得意之作。
藍莓今年第一次掛果。如豌豆大小的藍莓已經長成了藍紫色,晶瑩剔透,惹人喜愛。蘇保蘭說,這些藍莓營養價值很高,雖然價格昂貴,但很受大家歡迎。說話中,蘇保蘭邀請記者品嘗她的新品種,一顆藍莓放入口中,酸酸甜甜,味道鮮美。
“每天在這里走上一圈就需要1個多小時。看著這些長勢喜人的水果、蔬菜,心情特別好。”蘇保蘭說,這里的蔬菜、水果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當它們真正走上市場,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時,自己和這里的工人就很幸福、很快樂。
然而,由于成熟的季節不同,遇到的事情也很復雜,蘇保蘭和工人們每天都為這些蔬菜、水果操心。
“在這里,我們需要發揚農村的傳統農業種植優勢,再加上先進的科技知識,讓農民都成為技術專家。”蘇保蘭說,到那個時候,他們種植園區的發展就更好了。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