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變“假藥”折射標準不一
摘要:原標題:“非遺”變“假藥”折射標準不一 據報道,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聶麟郊膏藥”,其衍生品“聶麟郊祛痛貼”,今年2月
原標題:“非遺”變“假藥”折射標準不一
據報道,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聶麟郊膏藥”,其衍生品“聶麟郊祛痛貼”,今年2月被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為假藥。近日,“聶麟郊膏藥”生產者將河南省食藥監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假藥認定,但鄭州中院駁回了訴訟請求。
我國《藥品管理法》規定,依照法律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的,即按假藥論處。“聶麟郊祛痛貼”既含有中藥成分,又包含醫療術語,卻沒有取得國藥準字號。如此,河南藥監部門認定為假藥似乎沒有什么錯。藥監部門認定為假藥,但河南省文化廳卻認為不是假藥,且該藥還獲得了河南全民健康促進會的保健用品批號。顯然,對于該藥性質的認定,相關部門的觀點是“打架”的。
在筆者看來,“非遺”衍生品變“假藥”引發的矛盾,其實是源于標準不一。
首先,如果對保健用品成分、標準等有明確界定,藥監部門在認定是保健品還是假藥時,就有了可參照的依據。其次,反映出地方“非遺”認定把關不嚴。相關法律規定,醫藥也可以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河南有關部門在認定“聶麟郊膏藥”為“非遺”時,沒有考慮到膏藥是否為藥品,是否應當具備藥準字號等。也就是說,認定“非遺”時忽略了對其性質的認定。
有鑒于此,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保健品管理專門法規,并制定明確的行業標準,讓“非遺”變“假藥”引發的爭議越來越少。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