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那些原汁原味的胡同 如今只剩下12條
摘要:鄭州那些“原汁原味”的胡同 如今只剩下12條 在鄭州,代書胡同或許是最有名的胡同了 河南商報記者 侯建勛/攝 和“里巷”里居住三教九流不同
鄭州那些“原汁原味”的胡同 如今只剩下12條
在鄭州,代書胡同或許是最有名的胡同了 河南商報記者 侯建勛/攝
和“里巷”里居住三教九流不同,鄭州的胡同里,住著不少大戶人家,那是鄭州的“城里人”最早居住的地方。據記載,鄭州曾經有37條胡同,如今只剩下12條。昨日上午,記者在熟諳老鄭州地名的王瑞明的帶領下,探訪了鄭州現存的胡同。
主事胡同
來歷
跟兩位“高官”有關
主事胡同最早叫“張家義巷”。它的成名,和明清時期的一位名人、兩位主事有關。
當初,這條胡同中有一段路不通,明萬歷年間,有個樂善好施的人叫張大維,出資將那段路打通,因感念他這一義舉,大家便將此處稱為“張家義巷”。
十幾年后,圃田一個叫陰化陽的人中了舉,后來還當上了戶部主事,辭官還鄉后將家搬到了張家義巷。清光緒年間,禮部主事孟瑩晚年也住進了這條胡同。
小小的張家義巷,在明清兩代能吸引兩位主事在這里安家,名人效應立即就顯現出來了,稱這里叫張家義巷的人漸少,叫主事胡同的人漸多。后來官方順從民意,給予認可。
故事
這仍是“原汁原味”的胡同
如果說鄭州哪條胡同最“原汁原味”,保存了你對胡同的全部想象,那可能就是主事胡同。
度過了400多年的漫長光陰,這條靠近鬧市,長約300米、寬約3米的主事胡同里,很難聽到任何喧嘩,也感受不到夏日的炎熱,依然是一派清閑幽靜。從院子里悄悄伸出的凌霄花開得如火如荼,茂密的爬山虎也把幾戶人家遮蔽成了綠色田園,別有一番味道。
胡同里的一位張姓老人說,主事胡同一直沒怎么變,只是老房子都不在了。
不過,和其他街道相比,這里依然能讓人一眼看出其中的年代感——許多院子掛著3塊門牌——一塊紅底白字、兩塊藍底白字,都是五六十年間不同時期掛上去的。
為保存歷史
居民把石碑“藏”在墻里
如今,記錄著胡同來歷的《鄭州創開義巷記》石碑,依舊鑲嵌在胡同盡頭一棟民房的墻體中。
如此有紀念價值的一塊石碑,為什么會藏在民房里?胡同口的一位老人解釋說,文革時期,這塊石碑被人拆了,差點兒被毀,一位姓孟的老先生就偷偷把石碑藏了起來。直到后來胡同盡頭的一戶人家蓋房子,胡同里的人就求著這家人把石碑嵌進墻里,“跟房子成一體的話,誰也拿不走了。”
的確,這樣一塊被“藏”到民房墻里的石碑,如果不是老住戶,很難有人知道。去年,辦事處出錢粉刷胡同、巷子外墻時,這塊石碑被不小心涂成了“大黃臉”,發現后進行了清洗。昨天,記者仔細地看那塊斑駁的石碑,也只能依稀看出“鄭州”的字樣。
劉家胡同
來歷
這里曾是劉姓生意人的家
在西大街中段路南,有一條劉家胡同。在胡同口一棟居民樓前,有一個水泥壘起來的花壇,里面種著幾株向日葵。“劉家胡同”的路牌,就在向日葵的枝葉間若隱若現。這個路牌雖然看著很新,但卻是一個很有年代的老路牌。住在這里的老人們說,民國初年,因為該胡同里居住的劉姓做生意的人較多,遂習慣稱之為劉家胡同。
故事
磚牌坊街和一個女人
緊挨著劉家胡同,就是磚牌坊街。正如幾乎每個牌坊背后都有一個女人的故事一樣,鄭州的這座牌坊,也是為了表彰一個女人。然而,即便她的子孫功成名就,我們依然查不到這個女人的名字,能記載下來的只有“王氏”。
“王氏”是清代儒士李振業的妻子,她22歲那年,與她恩愛6年的丈夫撒手而去,留下了未滿1歲的孩子和年老體弱的公公婆婆,照顧全家人的重擔都落在她肩上。她一如既往地孝敬公婆,養育兒子,樂善好施,守節30余年。后來兒子考取功名,官為縣丞,孫子也官至青州知府。乾隆皇帝得知后,批準建一座牌坊,以旌表節孝。因為這座牌坊是用磚建成的,便以磚牌坊街命名該牌坊所在街道。
代書胡同
鄭州最有名的胡同是它
鄭州最有名的胡同,可能就是“代書胡同”了。代書胡同位于西大街和管城街交叉口附近,可能不少鄭州人都知道這條胡同的來歷:以前,寫家書、狀子、呈文或者對聯、請帖什么的,都要請秀才們代筆。一是因為讀書識字的人特別少,二是這些需要專門的技巧,一般人干不了。
因為緊鄰著法院和監獄,得地利之便,這里就成為當時政府衙署之外一些律師及代人書寫呈文、狀子的文人聚居的地方,請這里的文人代書,給些許錢就行,多少沒有定數,遇到好心人也有不要錢的。因此,老鄭州人習慣稱這條胡同為代書胡同。
如今,這條現存被改造得很好的胡同,除了門口的牌子和打造出的古色古香,已經和一條現代街區區別不大。
五道胡同
最“袖珍”的胡同
在南學街南側,從東到西排列有五道胡同,這些胡同的名字,從“一道胡同”排列至“五道胡同”。胡同極短,都是一百多米,一眼就能看到頭。因為緊鄰大同路,這里早期住的多是附近做生意的人家,和那些大胡同的井然有序不同,這里顯得比較擁擠雜亂。除了二道胡同已被改造成居民區外,其余胡同尚存。
據這里的老住戶說,因為緊鄰城墻,舊時城墻上還設了個報警器,哪里如果發生火災,一報警,街坊四鄰拎著水桶就過去了。
每條胡同幾乎都有兩棵老樹,枝葉繁茂,提供了足以遮蓋整條胡同的陰涼。直到現在,每到夏天的夜晚,大樹底下就睡滿了人。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大河網-河南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