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考前洗澡防作弊
摘要:原標題:古人“高考”:考前洗澡防作弊 落榜生可查卷 趕考一樣很“燒錢” 許多影視劇里,窮秀才遇到了賞識他的貴人,給予物質資助,高中后又回來
趕考一樣很“燒錢”
許多影視劇里,窮秀才遇到了賞識他的貴人,給予物質資助,高中后又回來報恩。側面可以看出,古代的科舉考試費用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的。
首先是趕考費。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舉者劉蛻曾在一篇文章中訴說了赴舉的辛酸:“家在九曲之南,去長安近四千里。膝下無怡怡之助,四海無強大之親。日行六十里,用半歲為往來程,歲須三月侍親左右,又留二月為乞假衣食于道路……況有疾病寒暑風雨之不可期者,雜處一歲之中哉!是風雨生白發,田園變荒蕪。”劉蛻所說的“半歲為往來程”,雖然訴說了趕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間巨大的經濟壓力。半年間不僅收入全無,還有旅途車馬費、旅店費、飲食等盤纏,是一筆大開支。
古代考試還有一項開支,學生考試用的每套試卷都由考生來支付,加上置辦一些考試裝備,如脂燭水炭、餐器、衣席等,加起來不是小數目。
考前洗澡防作弊
預防作弊,相關措施與現代一樣嚴格。洗澡曾是反考試作弊的重要方式。《金史》記載當時的科舉考試之前,考生們都要由不識字的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來有人指出,“搜檢之際雖當嚴切,然至于解發袒衣,索及耳鼻,則過甚矣,豈待士之禮哉!”遂向皇帝建議“使就沐浴,官置衣為之更之,既可防濫,且不虧禮”,并得到許可。通過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裝,既防作弊又不“虧禮”,真可謂有理有節。
對科舉夾帶作弊,歷朝政府都嚴厲禁止。尤其是到了清代,科場作弊之風日益猖獗,為防范科場夾帶作弊,清政府不僅對考生的衣著和攜帶器具做出了十分詳細的規定,還就如何嚴格搜檢頒布了一道道政令。
所有參加考試的士子,都得接受徹底的搜身檢查,連考生頭上的辮子也要解開來查,甚至還要查看臀部。但制度再嚴格,舞弊丑聞仍時有發生。
落榜生可查卷
古代閱卷的主觀因素比現代要多,對考生的成績影響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負責任的閱卷人員誤了前程的。因此,有的責任心強的考官會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權力調閱副主考官未“取”的薦卷進行復核。
此外,還有一條比較人性化的規定——允許落榜生查卷,這也是監督閱卷人員的一種好辦法。如果把優秀的卷子評差了,考生一旦上訪,麻煩就大了,責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一般在考試成績張榜公布后10天內,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試卷。落卷上會有考官的閱卷批語,一看就明白為何未被錄取,也算死個明白。
古代評卷看重“第一印象”
古代科舉評卷是第一印象決定命運。為了加快閱卷速度,按時完成朝廷規定的工作,閱卷人員也是想盡辦法,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點看考生的頭場卷子。一般情況下,如果考生的頭場卷考得好,閱卷時得了“高分”,基本上榜便有戲了。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南京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