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鄉土文化 老照片

端午節來了你知道太原祭拜臺駘的風俗嗎

2015-06-18 15:31 來源:山西晚報 責任編輯:xmx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原標題:山西晉源端午節紀念臺駘 系當地的治水英雄(圖)臺駘塑像(圖片由晉源區新聞中心提供)  本報6月17日熱線消息(記者 馬繼玲)端午節將至,粽香四溢,艾葉流芳。今天

原標題:山西晉源端午節紀念臺駘 系當地的治水英雄(圖)

臺駘塑像(圖片由晉源區新聞中心提供)

  本報6月17日熱線消息(記者 馬繼玲)端午節將至,粽香四溢,艾葉流芳。今天,市民劉女士打來熱線咨詢,說端午節人人都知道是紀念屈原,也有說法是紀念伍子胥的。她的鄰居卻告訴她說,太原的端午節,紀念的就是本地的治水英雄、“汾河之神”臺駘。鄰居是晉源人,說得讓她半信半疑,打電話請本報記者證實一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晉源區王郭村內,奔跑嬉戲的娃娃們胸前都掛著小香囊,它們是用紅、綠綢布做成,下垂著五色絲線。有村民在家門口已經插上艾草,家里還傳出了煮粽子的香味兒。一位村民說,晉源人端午節包粽子等是為紀念臺駘的,這個習俗早于江南為紀念屈原吃粽子的習俗。至今,在晉祠博物館、晉源的王郭村里還各保留著一座臺駘廟。

  對此,晉源區新聞中心主任楊潤德介紹,晉源確實是在端午紀念臺駘。晉源是古晉陽的遺址,這里在遠古時期曾是晉陽湖的所在地。為了開辟耕地,一位先賢帶著百姓在靈石(今山西靈石縣)決口開水,這個人就是水官臺駘。關于臺駘治水的記載最早見于《左傳》,里面記載著他是遠古太原最早的開拓者。有關“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流傳已有數千年,成為晉源人民頌揚臺駘治水為民造福之美談。

  楊潤德土生土長于晉源,并發自骨子里熱愛晉源,他多年走訪了多位太原史志學家,對端午紀念臺駘的來龍去脈很是熟悉。

  據記載,汾河“一度陰氣滯積,水道壅塞”,尤其洪澇季節,河水四處漫溢。臺駘成為水官后,發現晉陽湖底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便決心把湖水放出,讓百姓有田可耕,改善生活。于是,臺駘帶領百姓在靈石山選好突破口,開山鑿石。但是,當年臺駘在治水時,條件十分惡劣,山石堅硬難掘,白天挖山,晚上石頭又會長起,總是挖不完。而且毒蟲、毒蛇遍地,日夜工作,他們顧不得吃飯。天氣炎熱,人們連續病倒,工程不能進展。

  臺駘母親得知后,組織村里的婦女,將晉陽湖邊的紅棗、糯米用葦葉包成粽子,煮熟后連同米酒、雄黃酒,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放在竹筏上,順水漂送到臺駘那里。開山鑿石的人們,吃了粽子,身上點了雄黃酒,頓感力增百倍,不久就掘開了靈石口,把汾水引入黃河,現出了萬頃良田。“人們感念恩德,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會以包粽子、掛艾草等方式紀念治水英雄臺駘,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習俗了。也可以說,晉陽文化端午節紀念的是臺駘。”楊潤德說:“說也湊巧,現在,在晉源一帶生長的葦葉上,留有酷似魚咬粽葉的牙印子!如果你問當地的老人,他們會告訴你一個傳說,這牙印是當年粽子沿河而下被魚群咬的痕跡!”

  晉陽文化民間研究會的姚富生會長表示,在晉源提起臺駘,人人知道,可能記不太清楚歷史上的準確記載,但大多都知道是臺駘打開靈石口,空出良田的故事。早從幾年前起,太原市就在晉陽湖畔舉辦了晉陽湖端午民俗文化節,賽龍舟、包粽子,彰顯龍城文化內涵。

  常識檔案

  1、晉源區的臺駘廟

  距晉祠十余里王郭村的臺駘廟是原太原縣臺駘公廟,“歲時祭祀”于此。方志中記載,此廟唐朝時就有,規模甚大,占地30畝,房屋200余間,亭臺樓閣林立。到清末時已毀敗不堪。而今,明朝洪武年間所塑的泥像還基本完好。

  晉祠內的臺駘廟,坐落于圣母殿南側,里面塑有臺駘神像,白面長須,神清氣靜,塑像后是彩繪壁畫,內容為先民們漁獵耕種,一派田園風光,表明臺駘治水功成后,先民得以生產繁衍,暗含著對臺駘的贊頌。

  2、太原端午節習俗

  記者登錄“太原方志網”,查詢到有關太原人端午節的習俗。

  農歷五月五日,太原和全國各地一樣也有吃粽子的習俗。粽子用葦葉包上糯米或黃米、紅棗、小豆等,外以馬蓮捆扎。在太原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農歷的五月是“惡五月”。因為農歷五月份的太原,蛇、蝎、蜈蚣、蚰蜒、疥蛤蟆等“五毒”開始活躍,騷擾人畜。在醫學科學不發達的古代,這五種毒蟲給人們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故而要采用許多辦法來驅邪避瘟?;谶@種認識,舊時太原人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外,還有剪窗花“禁五毒”(“禁五毒”用紅紙剪成毒蝎和剪子、錐子等圖案,將剪子剪在蝎子的尾巴上,將錐子剪在蝎子的背上,然后把這組窗花貼在窗戶上)、貼辟邪(是印畫有黑虎和黃牛的兩張黃紙。把它們貼在家居的兩扇門上,一邊是黃牛,一邊是黑虎,用以辟逼蛇、蜈蚣和其他毒蟲)、插艾草、點雄黃、系紅黃線和戴香囊等習俗。

  3、端午節來歷的另種說法:紀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孝女曹娥年僅14歲,晝夜沿江啼號,過了十多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竟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山西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南昌县| 右玉县| 平邑县| 沂水县| 凤山市| 南京市| 宜都市| 富源县| 鄂尔多斯市| 旬阳县| 宣城市| 莱芜市| 东乡县| 阳信县| 景德镇市| 兴山县| 兴安盟| 沈阳市| 平罗县| 罗甸县| 上饶县| 肇州县| 阜平县| 兰坪| 雷州市| 宁晋县| 汉川市| 绥滨县| 西吉县| 邵东县| 西乡县| 临清市| 上林县| 子长县| 格尔木市| 苏尼特左旗| 临沂市| 县级市| 延川县|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