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不妨多些新元素
摘要: 文峰 端午節剛剛過去,今天是小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很多人可能仍處在這樣一種狀態之中:尚未完全體會端午節的傳統,就已匆忙開始了節后工作。 毫無疑問,端午
文峰
端午節剛剛過去,今天是小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很多人可能仍處在這樣一種狀態之中:尚未完全體會端午節的傳統,就已匆忙開始了節后工作。
毫無疑問,端午節既然是傳統,那就必然有內涵。這也讓我想起一句話:很多很多的時間,才能形成一點點歷史;很多很多的歷史,才能產生一點點文化;很多很多的文化,才能培養一點點傳統;很多很多的傳統才能造就一個國度的特有文明。而談及文明,顯然就與文化傳承話題相關。
稍加搜索,我們不難發現,這個節日背后有很多歷史文化故事。從陽春白雪的文藝作品,到下里巴人的野史傳說,都有端午節的痕跡。可現實是,這個節日的風光似乎已不那么明顯。而今,不少人談論的端午節已經等同于粽子節。還有人甚至只在乎自己多了三天假期,對于他們來說,端午節怎么過并非重點。
與其他傳統節日一樣,端午節發端于農耕社會,時至今日,顯然正受到現代文明的沖擊。因為現代社會給人們提供了很多的物質選擇。人們有更多的消費、娛樂選項,在工作之余便更加追求生活舒適感。于是,端午節的文化傳承色彩也漸漸式微。
但事實上,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節假日的休閑性質并不沖突。問題在于,我們可能并沒把二者很好地黏合起來。近年來,《舌尖上的中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的火爆,就足以說明我們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魅力空間等待人們去挖掘。在這點上,我們確實有必要重新審視相關的傳播方式和表現形式。
總之,對待傳統節日,我們不妨在繼承的基礎上,加入時代氣息和現代文化因子。只有多一些社區活動,多一些文化平臺和傳播樣式,我們的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才能多一些魅力。唯有如此,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才能和內涵豐富的傳統節日縮短文化距離。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長沙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