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竹紙72道工藝覓傳人
摘要:原標題:從一根青竹到一張紙 富陽竹紙72道工藝覓傳人富陽竹紙工藝歷史悠久(資料圖片) 6月19日,經民政部門批準,富陽竹紙文化保護和傳承發展促進會成立,富陽區境內70家
富陽竹紙工藝歷史悠久(資料圖片)
6月19日,經民政部門批準,富陽竹紙文化保護和傳承發展促進會成立,富陽區境內70家竹紙制作單位及手工竹紙制作傳承人成為首批會員。
富陽竹紙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宋時生產的“赤亭紙”和“小井紙”被朝廷列為錦夾奏章和科舉考試用紙。富陽竹紙中的名品——元書紙,歷史上有“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之說。2006年,富陽竹紙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08年9月,富陽泗洲村鳳凰山北麓發現一處造紙遺址,其中出土的“至道二年”、“大中祥符二年”等紀年銘文磚,則有可能將遺址的時代上推至北宋早期。2013年,泗洲宋代造紙遺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伴隨著造紙技藝的傳承,富陽地區派生出一年一度祭祀蔡倫、紙工諺語山歌和長篇民間敘事歌謠《朱三與劉二姐》等民俗文化內容,說明富陽造紙技藝中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富陽造紙雖然從整體上說已跨入現代,但傳統竹紙制作技藝仍然傳承有序。全區手工紙生產涉及9個鄉鎮(街道)24個行政村,手工紙用于書畫創作、古籍印刷、佛教用紙、物品包裝等。目前,浙江富陽與安徽涇縣、四川夾江是全國三大手工紙制造中心。
然而,與許多非遺項目相類,富陽竹紙生產面臨著后繼乏人、工藝繁復、環保壓力等諸多問題?,F在富陽槽戶平均年齡在45周歲以上,抄紙、曬紙等關鍵崗位有部分工人來自外省,年輕人不愿學,后繼乏人現象突出,這對竹紙產業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富陽竹紙工藝精湛,世代相傳。從一根青竹到一張紙,需要經過72道工藝,勞動強度大,生產周期長,過程極其繁復。傳統竹紙生產雖然規模小,也存在著環境污染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前“五水共治”的背景下,嫩竹制漿廢水污水的解決,將保證傳統竹紙生產的健康發展。
富陽區文廣新局局長周亦濤表示,目前富陽竹紙生產低端的佛教用紙占了很大一部分,促進會要積極引導紙農生產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高端書畫用紙、印刷用紙。
據了解,促進會成立后,將積極申報“中國書畫紙之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國中小學書畫用紙產業基地”,組團參加全國文房四寶博覽會、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等,宣傳、展示富陽竹紙的質量與品牌,推進富陽竹紙產業的交流與發展,提升富陽“千年紙鄉”的知名度,振興竹紙產業。 駐富陽記者 駱炳浩 通訊員 方仁英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浙江在線)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