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質監局推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
摘要:弘揚地方特色 保護傳統品牌市質監局推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弘揚地方特色 保護傳統品牌
市質監局推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
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是針對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名優特產品所采取的一項特殊產品質量監控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近年來,駐馬店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按照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相關規定,挖掘、培育我市地理標志產品,加強對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和推廣應用的組織管理,一批具有駐馬店地方特色的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截至目前,我市已有8個產品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分別是平輿白芝麻、確山板栗、泌陽花菇、正陽花生、正陽三黃雞以及駐馬店小磨香油(正道牌)、棠溪寶劍(棠溪牌)和駐馬店十三香清真調味品(王守義牌)。確山夏枯草正在申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我市把標準化作為保護和發揚地理標志產品傳統特色的重要手段,發揮標準化的技術支撐作用,從建立標準體系入手,有序開展,逐步推廣。
制定地理標志產品標準。我市組織保護區內的相關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進行地理標志產品標準的研制,充分體現地理標志產品的特色,發揮產業的優勢,通過制定標準牢牢掌控行業的話語權?!兜乩順酥井a品泌陽花菇》國家標準和《地理標志產品 平輿白芝麻》省地方標準已經實施。《地理標志產品 確山板栗》省地方標準正在組織制定,力爭年內獲得批準。
建立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體系。我市質監部門依托自身技術優勢,指導相關企業從地理標志產品生產環境條件、生產設備安全、使用原料輔料、工藝工序要求、全程質量控制到產品技術要求、檢驗檢測方法和包裝、標志、貯存逐個環節,制定或采用相應標準。建立以地理標志產品標準為龍頭,技術標準為主體,包括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在內的標準體系,為做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打下技術基礎。
全市質監部門加強對地理標志產品的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鼓勵保護區內的地理標志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積極申請專用標志,規范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使用和管理,維護好地理標志產品特色和質量,發揮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在提高我市名優特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增加產品附加值中的重要作用。
產品名稱:平輿白芝麻
公告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3年第74號
保護范圍:河南省平輿縣現轄行政區域
產品標準編號:DB41/T798-2013
平輿白芝麻歷史悠久,種植廣、面積大、品質優,享有“中原百谷首,平輿芝麻王”之美稱。平輿白芝麻種皮薄,色澤潔白,籽粒飽滿,水洗不脫皮,炒食無煙焦苦味,口感醇香,后味甘甜,出油率高,千粒重2.8克~3.0克,含油量52%~55%,不僅是植物油精品——小磨香油的原料,而且可以直接食用或用于糖果、糕點、調料、飲料等。
平輿縣地處淮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海拔高度39米~47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斜,坡降甚微。土壤屬第四紀沖積和湖積形成,在地表以下12米處可見流沙、60米處可見巖層。該縣境內河流有洪河、汝河,屬淮河水系,汝河流經縣境南部,洪河貫穿北部,兩河有較大支流30余條,縱橫全境。該縣71%的土壤質地為砂姜黑土,速效鉀含量豐富。
平輿縣位于北緯32°40′~33°10′、東經114°24′~114°56′,是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半濕潤氣候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溫和,雨熱同季,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據氣象部門資料統計,芝麻全生育期內≧20℃,積溫2651℃,光照時數759.6小時,降雨412毫米,與芝麻全生育期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光熱、水資源十分吻合。1980年,農業部組織專家考證,平輿縣為芝麻生長的最佳區域。
西周以前,平輿所產芝麻為歷代王朝御用品?!妒酚?middot;周本紀》記載:周后稷,名棄。“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平輿境內種植芝麻,棵棵茂盛,株株肥美,產出的芝麻粒飽皮薄。據平輿縣志記載,明末清初時期“芝麻莖山積于庭”,芝麻種植廣、面積大,還在如今的楊埠鎮形成了芝麻集散地,四海芝麻客商慕名云集,市場紅火,興盛不衰,清朝政府還在此設立了楊阜(今平輿縣楊埠鎮)巡檢司,由此平輿芝麻名揚古今。
明朝大科學家宋應星評價道:“發得之而澤,腹得之而膏,腥膻得之而芳,毒厲得之而解。”
1987年參加農業部舉辦的優質農產品展評會,工作人員不慎打爛了一瓶小磨香油,評展大廳立即充滿了濃郁的香味,時任農業部部長何康經過展位時稱之為“全國第一”。
平輿白芝麻深加工產品。
平輿縣各級領導對白芝麻生產種植高度重視,農民種植積極性高,形成了獨有的生產特點,就是“種植廣泛、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優”。平輿縣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提出,在實施國家優質白芝麻開發項目的基礎上,制定《關于加快平輿白芝麻發展步伐,建設全國聞名芝麻第一縣的意見》,明確了白芝麻生產的品牌戰略。平輿白芝麻相繼獲得了全國優質農產品稱號及全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等,建立了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逐漸使“平輿白芝麻”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以2000年為例,全世界芝麻收獲面積11110.84萬畝,平均畝產26.47公斤,我國1051.2萬畝,平輿縣60.5萬畝,平均畝產54公斤,平輿芝麻收獲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二十分之一,由于品質優異,出口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種植面積、總產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享有“中原百谷首,平輿芝麻王”之美稱。
產品名稱:確山板栗
國家公告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年第115號
保護范圍:河南省確山縣石滾河、任店、瓦崗、竹溝、蟻蜂、三里河、新安店、李新店8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產品標準編號:DB411725/T3.1-2007
確山縣處于北亞熱帶與南暖溫帶的過渡地帶,氣候濕潤,雨熱同季,光、熱、水條件非常適宜板栗生長,而且這些地方多為礫質土、沙壤土、黃棕壤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正是這種獨特的氣候條件,形成了確山板栗色澤鮮亮、堅果大、果肉肥厚、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口感香甜味美的獨特品質。
確山板栗栽培歷史悠久。從《詩經·鄘風》中“樹之溱栗,椅桐梓漆”來看,板栗生長在河南確山。據推考,《詩經·鄘風》中“樹之溱栗”中的“溱”字指的就是確山境內的溱頭河。確山縣溱頭河兩岸的常莊、焦老莊、何大廟、袁棚等地,至今尚有300多年生的栗園。
《天中記》(明)陳耀文著第五十三卷也有專題介紹確山板栗。
《中國土特名產辭典》中有關確山板栗記載:確山板栗是出產于河南省南部桐柏山區確山縣的一種優良干果,素以個大、粒飽、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揚名天下,歷受全國干果經營者的重視。二十世紀60年代被評為全國優良林果品種,稱之為“確栗”。
確山板栗深加工產品。
據了解,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由于板栗樹是制作木制槍托的上等材料,因此遭到嚴重破壞,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全縣保留結果樹還不足萬株。新中國成立后,板栗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發展,先后掀起薄山水庫上游百畝(約6.7公頃)栗園營造工作熱潮,并相繼成立了板栗研究所,到1970年已發展到0.13萬公頃近150萬株。隨著國內外對板栗需求量的增大,市場供不應求,尤其是確山板栗的價格要高出其他品種近一倍。為適應板栗的發展,在該縣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開展了優良板栗品種的選育工作,其中板栗子苗嫁接、“三當”育苗技術研究、優質高產開發研究與推廣、板栗資源調查等一大批科研成果獲得市、省級科技進步獎。
板栗作為確山縣五大支柱產業在繼續加大發展力度的同時,確山縣委、縣政府又提出了產、供、銷一體化的發展思路,擴大面積、穩定產量,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提高確山板栗的品質和質量。經過10多年報選、復選、決選出的優良板栗新品種“確紅栗”獲得原林業部科技進步獎,確山油栗獲得全國林產品博覽會銀獎(名列全國第一),相繼開展的《ABT生根粉系列研究與推廣》、《優質板栗高產開發系統配套綜合技術研究與推廣》等科技成果獲原國家科委、河南省政府、省林業廳的科技進步獎、推廣獎。
確山板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品種質量穩步上升,成為支柱產業、特色產品,受到全國各地廣大人民群眾贊譽。在國際市場上,確山板栗也享有較高聲譽,遠銷日本及東南亞各國,聞名國內外。
產品名稱:泌陽花菇
國家公告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年第213號
保護范圍: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
產品標準編號:GB/T 22746-2008
泌陽花菇作為香菇極品,以盛產于中國盤古圣地泌陽而得名,有“菇中之皇”的美譽。其朵圓肉厚,質地細膩,色澤潔白,爆花自然,外形美觀,口感筋嫩爽滑,香味鮮美濃郁,無海綿體,營養豐富,藥用價值極高,是大自然的恩賜,是泌陽人聰明智慧的結晶。1999年,在云南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泌陽花菇榮獲金獎。
泌陽位于駐馬店市西部,東經113°06′~113°48′,北緯32°34′~33°09′。西連南陽盆地,東接黃淮平原,東西分流長江淮河二水;南有楚山漢沔,北為秦水韓土,南北界于中原荊楚兩地。從東南而來的桐柏山脈在縣境中部逶迤而北,山勢大致呈“S”形,自然成為漢水流域泌陽河與淮河流域汝河的分水嶺。“一山源二水,流向分東西”,泌陽河是河南省著名的倒流河。山有山的風骨,水有水的靈韻,山水相依,既有江南魚米之鄉的清朗雋秀,又有北方黃土高坡的壯美渾厚,是萬物生長的樂園,是宜居的“長壽之鄉”。
泌陽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生態原始,自然純凈。地處亞熱帶與北暖溫帶過渡最佳緯度區,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時數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66.3小時,年平均氣溫14.6℃,年平均降水960毫米。林茂糧豐,物阜民康。有山林130萬畝,其中食用菌用材林3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33.7%,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國家薪炭林基地縣,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處。優美的環境,豐富的資源,為泌陽花菇的生長營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泌陽花菇得天地之靈氣、凝萬物之精華,經泌陽人巧手再造,為中華物產寶庫再添一瑰麗的珍寶。
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泌陽利用本地資源和技術優勢,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公司+農戶”、基地帶農戶的形式,采用標準化生產模式,構筑區域化種植、標準化技術、規?;a、社會化服務的產業化格局,迅速發展成為全國花菇種植大縣。全縣菇農有30多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三分之一來自香菇種植業。1998年和1999年連續承辦全國香菇專業會議,2002年成功舉辦“中國·泌陽國際香菇技術與營銷研討會”,泌陽花菇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認可,產品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食用菌協會執行會長孟凱來泌陽考察后,欣然揮筆題詞:“泌陽花菇甲天下。”
泌陽花菇深加工產品。
泌陽菇農在長期的花菇培育過程中,總結出以泌陽自然環境為條件、以生產花菇為目標的獨特技術和方法,形成了香菇生產的“泌陽模式”,即大袋裝料、立體小棚、室內發菌、室外出菇的生產模式,被食用菌界譽為“世界香菇技術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隨著泌陽花菇種植大縣的聲名遠播,全國各地的香菇種植業者前來參觀學習,該縣有3000多名香菇種植能手常年受聘于10多個省、自治區指導香菇生產。視野、信心、努力帶來的實力,讓泌陽花菇種植專家昂首“走出國門,占領世界”,受高薪聘請前往一些國家做技術指導。
產品名稱:正陽花生
國家公告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8年第97號
保護范圍:河南省正陽縣真陽鎮、慎水鄉、新阮店鄉、油坊店鄉、汝南埠鎮、永興鎮、傅寨鄉、寒凍鎮、袁寨鄉、王勿橋鄉、彭橋鄉、雷寨鄉、蘭青鄉、呂河鄉、熊寨鎮、銅鐘鎮等1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產品標準編號:DB412829/T006-2007
正陽地處東經114°12′~114°53′、北緯32°16′~32°47′之間,位于我國南北分界中心線——秦嶺北側,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季長,夏熱冬冷,雨熱同季,十分適宜花生喜溫、喜光的生長要求。特別是在6月~9月份花生飽果成熟關鍵時期,平均降水量410.3毫米,平均氣溫25℃以上,光合有效輻射量26.6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時數10小時/天以上,優越的地理位置、適宜的氣候條件,有利于花生中脂肪、蛋白質等成分的積累。
據有關資料及正陽縣志記載,正陽種植花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緒年間。適宜的氣候條件,形成其面積產量大、經濟效益高的特點,深受農民歡迎,很快在當地得到推廣,其品種也逐漸以中小果珍珠豆型為主,種植面積占全縣花生總種植面積的95%以上。特別是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種植方式的轉變和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正陽花生得到了長足發展,種植面積保持在150萬畝左右,占全縣耕地面積的60%,總產量40萬噸以上,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1997年被國家統計局認定為“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2004年、2006年又先后被認定為“全國油料生產冠軍縣”、“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
由于花生產業的迅速擴大,當地政府因勢利導,把發展花生生產作為振興經濟的支柱產業來抓,二十世紀90年代先后發布實施了《正陽花生品種標準》、《正陽花生種植技術規范》等地方標準,建立起了從種子選育、栽培管理到產品加工利用等系列標準,使正陽花生生產有標準可依,為全縣花生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2003年,正陽縣首家獲得“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示范縣”稱號,先后被國家、省確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優質花生標準化生產縣。
正陽花生深加工產品。
以正陽縣花生研究所為主的花生科研隊伍,積極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初級產品工業部、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河南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和保持著科技合作關系,承擔完成了多項國家、省級花生科研項目。通過花生新品種的引進、選育,廣泛推廣應用起壟栽培、病蟲綜合防治、高效低毒農藥除草、生物有機肥料施用等技術,使正陽花生的產量和品質邁上了新的臺階。2011年,河南省花生及其制品質量檢驗中心項目落戶正陽,為花生技術研發提供了科學依據,有力支撐了花生及其制品質量水平的提高。
正陽縣大力實施花生名牌戰略,通過圓滿舉辦2000年全國花生交易會,更使正陽花生揚名全國、走向世界。2004年、2007年,由正陽縣花生協會注冊的“正花”牌花生連續兩屆被河南省政府評為“河南省名牌農產品”。2008年,正陽花生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后,該縣政府下發《正陽花生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為正陽花生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提供了有力的組織和制度保障。2012年,“正陽花生”以18.55億元的品牌價值,居420個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榜的第73位。
產品名稱:正陽三黃雞
國家公告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0年第70號
保護范圍:河南省正陽縣慎水鄉、蘭青鄉、銅鐘鎮、大林鎮、皮店鄉、陡溝鎮等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產品標準編號:DB412829/T07.2-2007
正陽縣處于伏牛山脈和桐柏山脈向東沖積的淮北大平原上,地域寬廣,地勢平坦,群眾居住分散,為三黃雞自然放養創造了良好條件。正陽又位于我國南北分界中心線——秦嶺北側,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兼有南北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溫適宜,雨水充沛,因而這里生物資源豐富,生態系統優良,適合三黃雞和多種動植物生長繁衍,為三黃雞提供了豐富的草籽、嫩草、昆蟲等營養均衡的多樣化天然食物,也讓三黃雞在終日覓食的奔跑中得到了鍛煉,滿足了其生理代謝需要,促進了蛋白能量物質的吸收與轉化,形成了正陽三黃雞體質健壯、體態勻稱輕巧、肌肉豐滿有力、擅奔跑飛翔、覓食力強、耐粗飼等特點。
《后漢書》和《世說新語》記載,東漢時期的汝南慎陽(今正陽)人黃叔度,以德行學識著稱,時人奉為圣賢,稱之為當世顏回,甚至將其與孔子比肩,文人名士、三公周藩仰慕其人,紛至拜訪。據傳,當時黃叔度即以當地三黃雞設席待客。
據《正陽拾遺》記載:乾隆皇帝下江南歸來路過中原時,品嘗地方官員敬獻的正陽三黃雞后,寫下了“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樓”的千古名句,稱其美味無窮,贊之為“中華第一雞”,賜名“正陽三黃雞”并將其列為皇家貢品。目前有據可查的資料,最早是在1978年河南省畜禽品種鑒定委員會將其列入《河南省地方優良畜禽品種志》時,正式定名為“正陽三黃雞”。
正陽三黃雞雞蛋。
正陽三黃雞的肉、蛋不僅味道好,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補氣、養血、利尿之功能,素有“藥雞”之稱。
正陽三黃雞作為中原地區唯一優良地方三黃雞家禽品種,1978年入編《河南省地方優良畜禽品種志》,1982年獲河南省科技成果進步二等獎,2006年被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重點地方畜禽優良品種保護名錄。它有很多能夠穩定遺傳的有價值經濟性狀,特別是其卓越的品質優勢,是我國培育特優質型雞種不可多得的寶貴基因資源之一,是當之無愧的“中華名貴雞種”。
正陽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正陽三黃雞的品種資源保護,先后成立了正陽三黃雞品種資源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正陽三黃雞養殖技術規范》,規劃了科學的保種方案,并將其保種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組建正陽縣三黃雞發展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正陽三黃雞品種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近年來,正陽縣三黃雞發展有限公司組建了以國家級農業推廣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和市、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共同參與的創新研發團隊,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運作模式,通過在上海、武漢等大中城市設立正陽三黃雞品牌連鎖店、在家禽批發市場設立正陽三黃雞專營銷售點、與高檔餐飲企業簽訂供貨合同等方式,使正陽三黃雞及其蛋品走進了千家萬戶。(組稿:劉在力 江輝 策劃:劉在力 梁新鵬)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