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旅游 旅游景點

霧鎖千嶂白云山

2015-06-26 08:52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fl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晚報記者 余斌 文/圖白云山位于泌陽縣城東北30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因山之奇峰秀麗,常有白云卷舒相伴而得名。主峰海拔983米,奇石如垛,云霧繚繞,俗稱“白茅

jish1506105.jpg 

□晚報記者   余斌 /

白云山位于泌陽縣城東北30公里,呈西北東南走向,因山之奇峰秀麗,常有白云卷舒相伴而得名。主峰海拔983米,奇石如垛,云霧繚繞,俗稱“白茅堵(貌垛)”,為駐馬店境內的最高峰。白云山是淮河、長江水系支流源頭的分水嶺,不僅千峰斗美,石奇水秀,還流傳著很多神奇的傳說。620日,記者走進了白云山,探訪泌陽八景之一的“貌垛龍容”。

云霧繚繞白云山

一陣風吹來,山間的霧不見散去,似乎更大了。蜿蜒的山道上,霧氣繚繞,5米外就看不清東西了。記者看見一陣風卷著霧氣過來,像是下起了毛毛雨,手臂上突然也涼冰冰的,原來是松枝上的水滴被山風吹落。一路上,山上的石階是干的,路邊藍色的野花和青草也是干的,但到了海拔800米以上,發現遇到的這些造型奇特的松樹都像是剛從水里撈出來的。扭頭一看,記者發現來時的山路已經看不到了,淹沒在云霧中。

“這就是‘白云山戴帽’。一般出現了這種情況,這幾天就會有大雨。我們當地有句民諺:‘白茅堵戴帽,是下雨先兆’。”銅山鄉肖莊村村委主任楊春才告訴記者。楊春才居住在白云山腳下,對白云山的傳說、地形尤為熟悉。記者想起采訪之前曾在《泌陽縣志》查閱到這樣的資料:“白茅堵,山勢雄偉,俯環群山,天陰雨必有霧,山后有龍潭,相傳山上有白茅大仙,每逢歲旱,鄉人無論遠近皆往祈雨,有求輒應……”想來,由于古人對此山有云必雨的自然現象不了解,才杜撰出白茅大仙的神話。據楊春才介紹,這一帶方園數十里的善男信女往此山燒香祈禱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附近百姓還在山頂采石筑廟兩間。

jish1506101.jpg 

海拔800米以上滴水的松針。

jish150699.jpg 

火紅的野百合。

jish1506103.jpg 

不知名的野花隨處可見。

穿云破霧登峰頂

突然遠處傳來音樂和人聲,記者忍不住沖著霧靄深處大聲喊:“喂——!”

“喂——”很快,山霧中有了回聲,不一會兒,出現幾個人影,最前面的是個戴牛仔帽的中年男子,腰間掛著便攜式音響,隨著音樂聲輕擺著手臂,與記者擦肩而過時,笑著說:“加油!快到了。”

后面出現的3名女士幾乎閃瞎了記者的眼。她們每人手中拿著一把艾蒿,頭頂戴著一個用野花編的花環。看見用紫色、黃色野花編的花環中還有紅艷艷的野百合,記者一行急忙問:“哪兒采的?”

一名女子晃著手中的艾蒿說:“山頂采的。花兒不好找了,我們是第一撥上去的,野百合都被采完了。”

這時,向導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快來!上面幾乎沒有臺階了,都是兩邊開滿鮮花的小路……”

“忽悠吧!就繼續忽悠吧!”記者一邊揉著疼痛的膝關節,一邊默想。

從新陽高速竹溝收費站下來經確泌公路,按景區指示路牌轉到景區公路以后,記者一行還是挺興奮的:4米寬的鄉間公路上很少見車輛,兩邊時而是開滿野花的青青草坡和被仙人掌包圍的巖石,時而是高大的樹林。快到景區時,路邊多是潺潺的流水和石頭,偶爾還能看到白鷺飛過。

作為長江和淮河分水嶺的白云山,雖沒有那些名山大川的巍峨,但山路的坡度和彎度卻很大。從山門處一路上來,車內不時傳來興奮的尖叫聲。尤其經過兩座坡度較高的漫水橋,沖上橋頂再下來的時候,車內的人忍不住大叫“激流勇進!云霄飛車”!

“悲劇”就從半山腰的六棵松開始。

從六棵松開始,記者就在重復著一個動作,抬左腳上臺階,抬右腳上臺階,還有什么比這個更悲催的嗎?

“節日快樂!”一名捧著野花的女游客從霧中走出,神奇地從鮮花中抽出一支野櫻桃塞給我們,滿面笑容地走了。

她的身后是一條蜿蜒小路。霧氣還是很大,但能看到小路兩邊已經結出青果的桃樹、山楂……高高的野草中,散落著三三兩兩紫色的小花,偶爾有一兩枝從草叢中探出頭來,好奇地望著身影淹沒在云霧中的行人。

越往高處走,穿著短袖T恤的記者越覺得自己在冷颼颼之外找到了一種叫冰爽的感覺!

轉過幾個彎,看到路邊的標志,記者一行發現終于到了山頂。

貌垛龍容山水畫

白貌垛作為白云山的主峰,海拔983米,奇石如垛。站在玉皇頂往上看,天空中烏云邊上鑲著白邊,像一個巨大的帽子戴在了每個山頭上,往下看,霧氣繚繞,群山都被云霧環抱,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潑墨山水畫。

“泌陽八景之一的貌垛龍容,說的就是這樣的奇觀。” 楊春才指著東北方向記者介紹, “歷史上,白云山曾以滿山青翠、如龍在臥而被稱為青龍山。你們看,自白貌垛向東北綿延的山脈,宛若一條巨龍。白貌垛是昂起的龍首,石垛是龍角,槍桿嶺像龍須,龍口噴吐著云霧飛瀑(九龍瀑),龍尾翹立在樂山。更難得的是碰上今天這樣的陰天,看上去像一條巨龍臥在云霧之上。”

站在主峰放眼遠望,山色盡收眼底。流動的云霧飄游匯集,時濃時淡,變幻莫測。霧海中露出一個個青黑色的山頭,就像大海中的小島或礁石,若隱若現,給人一種山在腳下、我立云端的感覺,仿佛進入仙境一般。向山下望去,來時的公路早已被云霧吞噬,變成細細的帶子盤旋在山間,令人目眩。

一陣風吹來,彌漫的白霧潔白如絮,漫天飛舞。在玉皇殿里休息了片刻,記者一行發現山頂的天空似乎有金光要射出,要出太陽了!決定馬上下山。

下山路上,老天慢慢變臉,朵朵白云在山頂露出影子,白云的影子投射在山谷里,把一座座相連的山頭分成好幾種顏色。墨綠的、青青的,還有遠處被霧氣籠罩得灰灰的,界限分明。在陽光照耀下的山上,綠色尤其耀眼明亮,被霧氣籠罩的山頭,則不時有白煙升起,又很快被風吹散。

拍了照片,看了又看,總覺得成像失真,沒有看到的有層次感。

半個小時后,記者一行5人,共同作了一個非常偉大的決定,放棄登山臺階,從小路下山。

據說,這是采藥人經常走的路。

野趣橫生下山路

初下山時,小路很窄,是一條有40厘米寬的羊腸小道。因為霧氣太大,路面有些打滑。路左邊是山楂之類的果樹,右邊的山谷被野草和樹木掩蓋,感覺像走在綠海莽原中,但一不小心可能踩空。

一位60歲左右的老漢坐在山上的一塊巨石上。他告訴記者,自己是附近的山民,和老伴一起到山上采藥。“那口子去采藥了,我歇會兒,也等等她。”正說著,一位皮膚黝黑的老大娘從樹后走出來。老漢姓鄭,是鄭莊村村民。他告訴記者,一年四季,只要天氣尚可,忙完地里的活兒,他就上山采藥。這個季節主要采黃精、雞屎藤,每月能收入幾千元錢。

鄭老漢告訴記者,白云山林木蒼郁,盛產中藥材,其中山楂、蒼術、葛根、金銀花、杜仲、沙參及柴胡、桔梗,產量大、藥質好。其中,柴胡、桔梗品質為全國之最,很多附近的村民都靠采藥增加收入。

記者隨手摘下幾個山桃,味道酸甜。白云山氣候溫潤,草茂林密,生長著上百種樹木。山坡上,櫟樹、油桐、皮柳、黑白松、松杉和珍貴的檀樹比比皆是;柿、杏、栗、核桃及彌猴桃隨處可見。

松濤陣陣,清涼的空氣飄來花香,沁人心脾,記者發現已經步入了一片松林。

“仙人對弈”、“張良修仙”……聽著楊春才講的白云山的傳說,記者穿過松林,走過草甸,悠然往山下走去。驀然發現路邊居然是野百合的大本營,不時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黃花、小藍花映入眼簾……黃的似金、紅的似火,紅紅火火地展示著大自然的生命活力。

下山的這條小道非常陰涼,一會兒透過樹葉,抬頭望望遠處的白云和太陽;一會兒對著呆萌小松鼠大驚小怪,走下來竟一點兒汗都沒出。唯一令記者郁悶的就是身邊老有野雞的叫聲,待去尋找時,只能聽到它拍翅膀的聲音,卻連影子都看不到。

楊春才說白云山是各種珍禽異獸棲息繁衍的天然場所,深山里常見野豬、獾子、狐貍、豺狼、松鼠、野兔四處奔跑,密林中常聽到野雞、鸚鵡、山雀、百靈鳴叫。

一路走一路拍,到達山下已經是下午3時,記者才想起來還沒有吃午飯,原來已被一路上的美景喂得飽飽的。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阳市| 大冶市| 北京市| 苏尼特右旗| 萨嘎县| 淮滨县| 清镇市| 伊金霍洛旗| 合山市| 兴义市| 绵阳市| 汨罗市| 团风县| 太湖县| 宜宾县| 绥江县| 玉溪市| 渑池县| 海城市| 科尔| 达州市| 萝北县| 黄龙县| 济阳县| 铁岭县| 涟源市| 阳高县| 崇仁县| 定西市| 星子县| 筠连县| 灵台县| 漠河县| 古田县| 锦屏县| 定结县| 马关县| 奎屯市| 乌什县| 贵定县|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