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濤:懷揣夢想書寫人生
摘要:他的夢想沒有因坎坷的經歷而破滅,他的追求沒有因人生的不幸而停歇,他用微笑迎接每一次風雨之后的朝陽,確山縣身殘志堅小伙兒康洪濤—— 懷揣夢想書寫人生 記者
他的夢想沒有因坎坷的經歷而破滅,他的追求沒有因人生的不幸而停歇,他用微笑迎接每一次風雨之后的朝陽,確山縣身殘志堅小伙兒康洪濤——
懷揣夢想書寫人生
記者 張新義 通訊員 田 華
他,一個來自普通工人家庭的青年,自幼喜愛書法卻為了家庭不得不放棄;他,一個身殘志堅的青年依靠頑強的意志,重拾人生夢想,用生命的不屈,描繪著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他,就是確山縣身殘志堅的青年書法愛好者康洪濤。
癡迷書法的少年有夢想:我要成為書法家
康洪濤1976年生于確山縣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幼年喪母、家境貧寒的他,天資聰慧,敏而好學。他從小就酷愛書法,為了讓自己的書法有長進,始終做到勤練多思。
上學期間,康洪濤對書法的迷戀程度可以用“癡”字來形容,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練字上。上初中時,有一次由于練字入了迷,他連上課鈴聲都沒有聽到,結果被老師發現。老師對他說:“你要是成不了書法家,才枉費你這么認真地練字呢。”班里的同學哄堂大笑。對于這句僅僅是玩笑的話,他卻牢牢記在心里,并暗下決心:今后會更加努力地練字,讓同學們服氣,讓老師刮目相看。
此后,他還曾拜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馮忠禮為師,專業系統地學習書法,幾乎放棄了所有業余時間,更加用功地練習,廢寢忘食地臨摹書帖,琢磨寫法,往往一個筆畫、一個字他都琢磨好長時間。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憑著這股刻苦勁兒,青少年時代,他曾多次在縣里舉辦的書法比賽中獲獎,并在報刊發表習作多幅。
男兒當自強。由于家境貧寒,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學習成績優異的康洪濤高中畢業后放棄了進入高校繼續深造,而是參加了當年縣水泥廠的招工考試,進工廠當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工作期間,他依然沒有放棄對書法的堅持,抽出所有空閑時間如癡如醉地沉浸在翰墨書香之中,精益求精地進行書法創作。
平時,康洪濤也把對學習書法的韌勁兒帶到工作中,帶著耐心和堅持,一如既往地工作著……他把書法創作的精髓融會貫通于工作中,“遇事不浮躁、做事有恒心、處事須耐心”,造就了他在工作中的游刃有余。
遭遇不幸的青年有堅守:我要重拾紙和筆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康洪濤事業一帆風順、書法進展突飛猛進時,命運卻和他開了個玩笑。2006年,由于企業效益不景氣,康洪濤夫妻所在的單位——確山縣水泥廠進行裁員,夫妻雙雙下崗了。
就在全家人還沒有從下崗失業的陰霾中走出來時,緊接著一個更大的災難降臨到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同年5月的一天,康洪濤騎摩托車在去接孩子的途中,因躲避行人,與一輛迎面駛來的大貨車相撞,當場被撞飛十幾米……當人們把躺在血泊中的康洪濤送到醫院時,他由于腦干受到嚴重創傷昏迷不醒,CT診斷為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生命危在旦夕。醫生當時就給他的家人下達了病危通知。
面對突如其來的橫禍,全家人肝腸寸斷、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后的家人沒有放棄,更沒有拋棄,在命運面前選擇了堅強、堅持、堅守,因為他們相信生命的奇跡。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或許是家人對至愛親情的深情呼喚,抑或是康洪濤對這個美好世界的深深眷戀感動了上天,經輾轉縣、市及省里多家醫院后,在醫生的精湛醫術和親人們不離不棄的真情守候下,經歷了45天昏迷的康洪濤終于闖過鬼門關,奇跡般地蘇醒了。但由于重度顱腦損傷,大腦及相應神經支配的肢體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留下許多后遺癥,蘇醒后的康洪濤每天只能呆呆地躺在病床上。
那是一段最灰暗煎熬的日子,那是人生中最刻骨銘心的經歷。家人為了把康洪濤從死亡線上拉回來,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也借遍了親朋鄰里,甚至還變賣了家中值錢的家電、家具……在醫院醫治了大半年,為了節省開支,康洪濤待意識有所恢復后,便主動提出出院回家。
回到家中的康洪濤,整日只能與輪椅為伴。面對殘疾的身體和一貧如洗的家,他曾經苦不堪言,自悲過、消沉過,還曾一度失去生活的勇氣。彷徨中的一天,他無意間翻到了自己書法作品的獲獎證書,剎那間,獲獎時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一一浮現在眼前。他的心頭為之一振,心情豁然開朗: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明白了這個道理后,康洪濤逐漸走出了陰影,戰勝了傷痛,開始慢慢學著自理生活。與此同時,他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重新燃起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的夢想。憑著社會各界的支持、親朋好友的關心和內心深處對書法藝術的執著與追求,康洪濤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揚起了希望的風帆——他要選擇堅強與自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換來屬于自己的一片生存空間。
充滿陽光的男兒有大愛:我要書寫真善美
剛病愈出院的前幾年,康洪濤肢體十分不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連輪椅都不能坐。由于受經濟條件的限制,他只能在家中加強自身康復訓練。雖然飽受疼痛的折磨,但他不忘拾起自己心愛的毛筆,來圓自己兒時的夢想。然而,書法創作對于健全人是件輕車熟路的事情,但對于靠雙拐撐立、行動極其不便的洪濤來說,無疑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由于腦部受挫傷,右側肢體十分不靈活,右手極度無力,手指也很難伸直,甚至連一張紙片都捏不住,更不用說握筆了。但康洪濤每天都不厭其煩地堅持練習手指的伸張屈縮,一遍遍地練習握筆,一次、兩次,一個月、兩個月……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家人的悉心照料和耐心鼓勵下,康洪濤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病痛和困難,經過日復一日的艱辛訓練,他終于又可以握起自己心愛的筆了,盡管手指還不是那么靈活,手臂還沒有太大力度,但他仍然欣喜萬分。
然而,接下來如何站立卻又成為擺在他面前的實際困難。他只能依靠雙拐站立來保持平衡,為了重溫荒蕪了許久的“課業”,他要從頭再來,刻苦習字。夏天,不但要冒著酷暑高溫,還要忍受蚊叮蟲咬,而且他站立不穩,只能雙腋夾著拐杖來支撐身體站立。皮膚與拐杖長時間摩擦,再加上天熱流汗,他的腋下磨出了腫塊甚至化膿,皮膚磨破后引起感染,疼痛難忍。但為了早日重握心愛的毛筆,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強忍劇痛,腋窩墊上加厚的布繼續練字。冬天,數九隆冬,手指凍僵了,放在暖水袋上捂一捂,他還不舍輟筆,兩手被墨汁浸泡,洗掉一層結在手上的墨殼,就是凍得又紅又紫的指頭。為減少站立不穩跌倒摔傷,他在地面鋪上軟墊,嘗試各種站姿與固定方法,甚至用椅背把自己捆住習帖。也正是靠著這種頑強不屈的精神,康洪濤逐漸熟悉掌握了運筆用墨技巧。在與病魔搏斗的十年時光里,他并沒有因此而向困難退縮、向命運低頭,憑著超乎想象的驚人毅力,他遍臨諸帖,筆耕不輟,十年苦練,書法技藝終于自成一家。
康洪濤認為,書法者、心法也,沒有心境,沒有學養,不會成為真正的書法家。在成長的道路上,他博覽群書,在大量的古籍中汲取養分,他帶著濃厚的興趣仔細研讀了大量碑帖。古典書法藝術給予他肥沃的養分,培育了他豁達的心境。
如今,康洪濤雖然還不能自如地行走,但已經能夠甩掉雙拐站立起來了。日子雖然過得非常清貧,但他的精神世界卻豐富多彩。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條件,他的妻子在老家小鎮上的一家美容院做美容師。而康洪濤本人則在姐姐開辦的輔導機構當輔導教師。正在讀初中三年級的兒子寄宿在姐姐家。
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后,康洪濤說:“社會給予我許多關愛,我同樣要盡綿薄之力回報社會和他人。”為此,他經常把自己創作的書法作品無償捐贈給社會團體,并積極參加確山縣文聯舉辦的為市民義寫春聯活動。在輔導孩子們功課之余,他還義務指導小朋友學習書法,為學生講解書法技巧和書法知識,幫助他們提高書法創作水平。
只有經歷過失去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珍惜,上帝在你面前關上了一扇門,但同時也在你的不遠處打開了另外一扇窗。雖然,康洪濤的頭頂上沒有太多榮譽,也沒有光芒四射的光環,但他卻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奇跡般地活出了別樣的風采。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人生的經歷,是一種無形的財富;境界的提升,是一種無比的喜悅。有經歷才能體驗生活的真情實感,有體驗才能激勵思想升華。康洪濤憑自己執著的追求、頑強的意志,以超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真情投入、真心付出,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一片屬于自己的朗朗晴空。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