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處狂徒又叫囂奮起男兒唱大刀
摘要:幾處狂徒又叫囂 奮起男兒唱大刀——記年少參軍英勇殺敵的孫殿修□晚報記者 高琳琳 實習生 李佩馨 文/圖聽聞西平縣楊莊鄉合水街有一位參加過臺兒莊戰役的抗
幾處狂徒又叫囂 奮起男兒唱大刀
——記年少參軍英勇殺敵的孫殿修
□晚報記者 高琳琳 實習生 李佩馨 文/圖
聽聞西平縣楊莊鄉合水街有一位參加過臺兒莊戰役的抗戰老兵,記者于7月1日趕到該街采訪。
在一家理發店門前,幾名村民正圍坐在一起聊天。“老鄉,咱街上是不是有位抗戰老兵,名叫孫殿修,參加過臺兒莊戰役啊?”記者向村民詢問。“有啊,他叫孫殿修,這家理發店就是他兒子開的。”一位老人熱情地向記者介紹。
聽到有人提及父親,一名中年男子從理發店里走了出來。“是誰找我爸啊?”該男子詢問。
記者走上前講明來意,該男子自稱是孫殿修的二兒子孫移法,說父親已經去世了。
孫殿修的生前照片。
人物小檔案
孫殿修,1917年出生于河南駐馬店市西平縣楊莊鄉。抗日戰爭時期先后參加過北京房山大戰、臺兒莊大戰、大別山大戰。臺兒莊大戰時,任國民革命軍孫連仲部池峰城任師長的31師93旅185團2營胡金山營長的傳令兵。2014年病逝。
抗戰老兵溘然長逝
孫殿修的大兒子向記者講解家中墻上貼的報道父親事跡的剪報。
“如果父親還活著,今年已經98歲了。”孫移法說,父親是去年10月下旬去世的,當時父親跟著大哥居住。父親去世的當天早上大嫂還把早飯端到他的屋里,父親說不想吃。一家人以為老人胃口不好,也沒太在意。不料半個小時后大哥再次喊父親吃飯時,發現老人已經去世了。
孫移法告訴記者,父親去世時,臺兒莊區大戰紀念館館長王祥帶領相關人員專程趕來吊唁。在工作人員的建議下,一家人把父親的遺物捐獻給了大戰紀念館,包括父親生前使用過的拐杖、收音機和部分信件,還有父親的榮譽證書和紀念章,以及老人生前的部分照片。
“我爺爺走得很安靜。在他的有生之年,又到臺兒莊參觀了一下,到他當年打仗的地方走了走。他挺滿意的,心里很釋然。”老人的孫子孫丙浩說,去年,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前夕,他陪爺爺和同樣經歷過臺兒莊大戰的老兵孫英杰、王清松一起,來到臺兒莊,重走抗戰路,緬懷先烈。
孫丙浩說,爺爺先后參觀了臺兒莊古城大戰遺址公園、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并且在臺兒莊大戰無名英雄墓前,向抗戰先烈敬獻了花籃。
年少參軍保家衛國
孫殿修,1917年出生于西平縣楊莊鄉合水街。抗日戰爭時期,先后參加過北京房山大戰、臺兒莊大戰、大別山大戰。臺兒莊大戰時,任國民革命軍31師93旅185團2營營長胡金山的傳令兵。
1934年,17歲的孫殿修與本村100多名熱血青年報名參加了馮玉祥的西北軍,走上了抗日第一線。孫家叔伯弟兄7人參軍抗戰,最后只有孫殿修活著回來,其余全部戰死沙場。
年邁的孫殿修身體十分硬朗,只要有空就會跟家人和村民講述自己的經歷,對自己參加過的戰役記憶猶新。
當時,由于部隊裝備差,沒有足夠的槍支,部隊就給每人配發了一把大刀。為了提高士兵素質,部隊每天練習四式刀、三式拳。練習這些,是專門為了與日軍拼刺刀。孫殿修天天耍大刀,練打拳,練掃堂腿,這些中國功夫與日本鬼子拼起刺刀來很管用。
孫殿修曾回憶:“那大刀是好刀,是好鋼材制作的,有四五斤重,碗口粗的樹,一刀就能砍斷。因為怕傷著人,都沒有開刃。后來聽說盧溝橋事變后,部隊都把刀開了刃,大刀開了刃就是要殺人。我們就等著部隊開拔去和鬼子開戰。”
談到殺敵的情景,孫殿修每次都很興奮。他說,當時砍鬼子時很輕松,沒怎么用勁,大刀就把鬼子給穿透了。在一次戰斗中,孫殿修砍死了一個鬼子,并且活捉了兩三名日軍,把他們全部送到營部去了。
激戰臺兒莊
盧溝橋事變后沒幾天,孫殿修所在的部隊就開上了火線。當時西北軍馮治安部從北平后撤,他們部隊迎上去與日軍戰斗。沒多久,他們的部隊在北京附近的良鄉、竇店、琉璃河一帶與日軍河邊旅團展開激戰,這是孫殿修參加的第一場戰斗。
孫殿修參加的第二場戰役就是臺兒莊戰役。1938年3月下旬的一天,孫殿修所在的部隊接到命令向臺兒莊進發,他們由江蘇步行到達臺兒莊,從南站進入臺兒莊。因為白天怕日軍飛機轟炸,所以他們都是在夜間行進和戰斗。
部隊到達臺兒莊是下午4時許,當晚就投入了戰斗,夜襲正在睡覺的日軍。由于長官不讓帶槍,孫殿修便和戰友手握大刀,懷揣6顆手榴彈,從臺兒莊南城門進去,摸到日軍睡覺的地方。大家把手榴彈擲向日軍,很多日軍被炸死,剩下的亂成一鍋粥。眾人手揮大刀沖上去,見日軍就砍,最后還活捉了3名日軍。
戰斗的第二天,孫殿修和戰友們又奉命去了北門,與日軍展開了槍戰。
“日本人真多,我們用機槍掃射,前面倒了一批,后面又上來一批。”從老人曾經的講述中記者了解到,北門是日軍進攻臺兒莊的必經之地,所以戰斗打得相當慘烈,傷亡慘重。孫殿修記得兩名連長,一名是機關槍連連長胡步營,一名是警衛連連長謝祖奇,他們都在一處三叉路口犧牲。
說到傷亡的戰友,老人的神情就會有些暗淡:“具體我也記不太清楚了,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孫殿修在臺兒莊只待了兩天,后來又奉命去了湖北荊門。老人常說,自己能活著,兒孫滿堂,已經很好了。許多戰友犧牲了,他們才是英雄!
事跡被多次報道
在孫移法理發店的隔壁有兩間平房,是抗日老兵活動中心,里面全是抗戰老兵的物品和照片。
“這就是孫殿修,他比我們都大。”負責開門的抗戰老兵張治告訴記者,這幾年經常有人來采訪他們,能活到現在大家都很知足。孫殿修去世前,他們經常在這間屋子里聊天。
孫殿修有一枚“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獎章”,只有要有人來采訪和詢問,他就會把這枚獎章戴在胸前,唱起當年在臺兒莊大戰中鼓舞戰友奮勇殺敵的軍歌:“前進、前進,中華的光明,民族的光明,走上來革命。用我們的鮮血,換來中華的光明……”
孫殿修唱到最后會突然提高聲音,高高揮起右手,大喊一聲:“沖!沖!殺呀!”那勁頭,儼然就是在戰場上揮刀殺敵。
“現在村里就剩下我們4名老兵了。”張治說,自從有人知道他們的事跡后,市、省以及國家的媒體記者都來過,孫殿修的事跡被報道得最多,因為他是村里唯一參加過臺兒莊等多次戰役的老兵。
老人晚年樂觀知足
孫殿修老人雖然年近百歲,但是軍人本色沒有變,保持著耿直豪爽的性格。老人跟著長子生活,孫子、重孫子也陪著他。
“生活雖不富裕,但糧食夠吃。我爹很樂觀,也很知足。”長子孫來法說。
孫殿修老人育有7個子女,2個兒子、5個女兒。大女兒孫玉翠滿頭銀發,年近80,最小的女兒也年近半百了。
據老人的親人介紹,老人生前的飲食習慣很特別,喜歡吃肉和辣椒,尤其喜歡喝酒,兩天就得喝一瓶酒。
老人的女兒介紹:“由于長期飲食習慣不良,加上年齡大,父親患有心臟病。”雖然疾病纏身,但老人平時的生活起居從來不需要家人照顧。
孫殿修老人所在的合水村有6名抗戰老兵。2012年,省內的一家報社和深圳市某慈善基金會援建了抗日老兵活動中心。孫殿修老人的兒子孫移法具體負責活動中心的事務。孫移法說:“以前父親和村里的另外幾位老兵每天都要到活動中心來,聊聊天,看看電視、報紙,看看抗戰題材的故事片,每天過得樂呵呵的。”
老人的親人從沒有因為老人的榮譽而沾沾自喜,而是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事,把老人保家為國、善良正直的精神和傳統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