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紀錄片開機儀式在北京舉行
摘要: 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一批優秀的學術文化大師在抗戰烽火中“南渡”求存,也迎來了七十八周年紀念日。在這個鐫
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一批優秀的學術文化大師在抗戰烽火中“南渡”求存,也迎來了七十八周年紀念日。在這個鐫刻于中華民族心靈史的日子里,由“游讀會”策劃組織的“追隨大師思想,跟著岳南先生‘南渡北歸’”深度文化游讀活動——暨《南渡北歸》紀錄片開機儀式”于2015年7月7日在北京清華勝因院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前舉行,首屆魯迅文學獎獲獎者王久辛、清華大學校友會《水木清華》主編王正、西南聯大子弟周廣業等參加了活動并講話。
參加活動的專家學者認為,重走大師“南渡北歸”之路,具有兩方面重要意義,一是銘記歷史不忘當年抗日救亡運動,實際領會在艱苦卓越的歲月里,南渡大師們向世界展示的精神風骨,亦即上海交通大學張校長所說:一是希望我們的年輕人能被大師們的人格魅力和科學精神所感染,二是大師的思想對當下的“浮躁”有“思想治療”作用,通過大師的精神磁場,感召更多的有識之士投身到當下“精神”建設上來,從而推動社會的良性發展。
這次活動特別邀請著名暢銷書《南渡北歸》作者岳南先生帶領大家重走學術大師們在抗戰爆發后“南渡北歸”之路,在大師們如陳寅恪、聞一多、朱自清、華羅庚、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梅貽琦、李濟、董作賓、梁思永、劉文典、羅常培、吳宓、錢鍾書、沈從文等當年駐足、歇息、生活、工作和戰斗的地方,進行現場講解,溝沉當年大師與腳下這片土地的感情以及生活的種種細節,特別是外界很少了解、當年的學術大師們如陳寅恪、聞一多、朱自清等人的故居和工作場地如蒙自、龍頭村等進行重點觀摩、講解,追尋大師過往的歲月,回驀那一段令人悲傷奮發的生活。
西南聯大校友會成員、清華大學的老教授們,還現場講述了老一輩知識份子,在抗日戰爭期間堅持科研教學兩不誤,用知識報國等事跡;其中軍旅作家王久辛還特別提到二戰期間美蘇攻下柏林,爭搶德國科技家、藝術家等知識份子的往事,認為美蘇二戰后的快速崛起與從德國引進的人才是分不開的,強調知識份子是一個國家強盛的基礎,且肯定了抗日戰爭期間政府及軍隊對保護知識份子所作的努力。
據悉,本次活動途經北京-長沙-昆明-龍頭村-蒙自-南詔國(大理地界)–李莊-華西壩-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南京博物院。沿途有當地學術、教育、文化機關等參與,同時包括劉文典等近十位大師后人接見、座談。(張華義)
責任編輯:wc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