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與竹園張
摘要:□晚報記者 王瑩 通訊員 謝海威 文/圖上蔡縣百尺鄉竹園張村有1200口人,是百尺鄉境內最小的村莊。在該村東頭的一片莊稼地里,曾經有一座將軍廟。據當地村民介紹,將
□晚報記者 王瑩 通訊員 謝海威 文/圖
上蔡縣百尺鄉竹園張村有1200口人,是百尺鄉境內最小的村莊。在該村東頭的一片莊稼地里,曾經有一座將軍廟。
據當地村民介紹,將軍廟是當地村民為紀念李愬而修建的。文化大革命后,將軍廟被扒掉,而關于這座廟宇的神奇故事卻在當地百姓心里扎了根。6月24日,暴雨如注,記者驅車來到上蔡縣百尺鄉竹園張村,聽當地百姓講述關于將軍廟的故事。
這片莊稼地里,曾經有一座將軍廟。
將軍廟的傳說
上蔡縣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宏賓在上蔡縣百尺鄉中心學校工作。閑暇之余,喜歡研究歷史及文學的他到處收集素材。作為工作地,他對上蔡縣百尺鄉尤為熟悉。聽說記者對將軍廟感興趣,他不顧雨大路滑,熱情地帶領記者前往百尺鄉竹園張村,向記者講述民間流傳已久的將軍廟的故事。
李愬,唐代大將。字元直,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李晟子。有韜略,善騎射。初任坊、 晉二州刺 史。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任唐節度使,率兵討伐吳元濟的叛亂。他善于觀察形勢,選擇戰機。次年冬,乘敵松懈,雪夜攻克蔡州,生擒吳元濟,為唐憲宗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也為后人留下了“李愬雪夜入蔡州”的典故。
打勝仗之后,李愬非常高興,安撫城中百姓,犒賞三軍,慶祝戰爭勝利,一方面安排城中人事,一方面準備押解吳元濟回京面見皇上。
隨后,李愬帶著衛士從汝南出發,顧不上欣賞一路上雪景,顧不上辛苦勞頓,急行軍趕路。他們一行路過上蔡百尺竹園張村時,天已黑了,李愬便命令士兵在竹園村安營扎寨。由于一路奔波,加之近來戰事不斷,大汗淋漓、身心疲憊的李愬將軍脫去盔甲就地休息。
夜晚,涼風習習,李將軍患上了“卸甲風”(就是古代將軍打仗之后,回到帳中,因為身體太熱,又出了很多汗,立即卸去盔甲,貪涼吹風,引起的“中風”之疾)。由于當時醫療條件有限,李愬不治而亡。
李愬病逝在竹園張村的消息在附近村民和全軍將士中傳開后,大家萬分悲痛,哭著喊著李愬的名字,在他死去的地方久久不肯離去。為了紀念李愬,村民在竹園張村為其修建了一座廟宇,在廟里供上李將軍的泥像,取名將軍廟。
紅蛇的傳說
相傳有一年冬天,百尺竹園張村一個村民帶著他患病的兒子去鄰村肖莊看病,途經村南頭的一條小路上時,發現路中央有一條紅蛇,一動不動。
這個村民停下觀察片刻,心想:怎么會有紅蛇,莫非是李愬所變?便大著膽子對著紅蛇說:“你若是李將軍變的,等我給兒子看完病后你還在此等我,若不是你該去哪兒去哪兒。”于是,那個村民繞過紅蛇為兒子看病去了。到了中午時分,這個百姓為兒子看完病回來路過此地時,發現紅蛇紋絲不動還在那里。村民以為紅蛇能聽懂他的話,真是李愬所變,便匆忙回到村里請來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燒香把紅蛇請到當年李愬身亡的地方。
附近村民聽說后都來燒香作揖,以此紀念李愬。當時看熱鬧的兩個小伙子對村民說這是騙人的,根本沒有李愬顯靈一說,并說了很多李愬的壞話,然后離去了。一位老者聽后很生氣,覺得這兩個小伙子對李愬很不尊敬,便對紅蛇說:“你如果真是李愬所變,便顯顯靈,讓大家瞧瞧,懲罰一下剛才說你壞話那兩個小伙子。”
說來奇怪,兩個小伙子剛離開不久,一個肚痛難忍,另一個則變成了啞巴。此時,二人心想:難道真是李將軍顯靈,在懲罰自己?真不該說李愬的壞話。他們便匆忙回到竹園張村紅蛇所在地,又是燒香又是作揖,讓李愬放過自己。沒多時,二人的病居然好了。大伙非常高興,認為李愬真正顯靈了。
不難聽出,傳說被當地村民加上了濃郁、神奇的色彩,而關于李愬的故事之所以能被人津津樂道,是和他的豐功偉績分不開的。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