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發展戲劇藝術:人才是關鍵
摘要: 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為戲曲發展明確了方向,確立了目標,給予了政策支持。作為一名戲劇工作者,我倍感欣慰,深受鼓舞和啟
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為戲曲發展明確了方向,確立了目標,給予了政策支持。作為一名戲劇工作者,我倍感欣慰,深受鼓舞和啟發。
豫劇雖為地方劇種,但覆蓋面廣、影響大、觀眾多。我們要抓住這次機遇,找準著力點,發展團隊,使河南戲劇事業再登新的高峰。
傳承發展戲劇藝術要靠人才。那么,戲劇人才又是從何而來呢?
戲劇演員最好有一點天賦,但天賦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戲劇人才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以豫劇大師陳素真、馬金鳳為例,她們從藝初期都有過因功夫欠缺而被觀眾起哄下臺的痛苦經歷。她們發奮努力,苦練“唱、做、念、打、舞”和“手、眼、身、法、步”,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終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成為豫劇表演藝術大家。“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正是無數戲劇藝術家成長過程的真實寫照。戲劇人才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經濟、科技和文化迅猛發展的今天,戲劇人才的培養有了更多更好更科學的門徑。除了戲劇團體內師徒口傳心授之外,開辦各級各類戲曲學校也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中央戲劇學院開辦了豫劇、晉劇等多劇種本科學員班,為地方劇種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演員,為地方戲劇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效果顯著。
戲劇人才的培養,要從全民抓起,從少年兒童抓起。要在全社會營造戲劇文化的氛圍,普及戲劇知識,提高大眾的戲劇鑒賞水平,這是傳承發展中國戲曲藝術的根本途徑。只有老百姓愛看戲、愛唱戲,戲劇藝術才能扎根于深厚肥沃的土壤之中,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為此,教育部在2013年發布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要求編寫多層次、成系列的中華優秀文化普及讀本,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藝術教育,以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
戲劇藝術是綜合性藝術,人才的培養不能局限于表演一個門類。編劇、戲劇理論和評論、音樂設計、舞臺美術設計、服裝設計、院團經營管理等,都需要大批優秀人才。因此,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黨和政府、有關部門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