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建筑滸關蠶種場辦公樓平移 有8根歐式立柱
摘要:滸關蠶種場辦公樓。 昨天上午,位于高新區滸墅關鎮天平山腳下的滸關蠶種場辦公樓正在進行平移,目前已經從北往南平移了49.8米,接下來還將從東往西平移30米,預計還需要
滸關蠶種場辦公樓。
昨天上午,位于高新區滸墅關鎮天平山腳下的滸關蠶種場辦公樓正在進行平移,目前已經從北往南平移了49.8米,接下來還將從東往西平移30米,預計還需要半個月左右時間。這座擁有近90年歷史的民國建筑,是為即將鋪設的桑園路主干道讓路,平移結束后,規劃建設成為一座展示桑蠶文化、鈔關文化、關席文化的展覽館。
據記載,滸關蠶種場辦公樓建于1926年,磚木結構,具有典型的民國建筑風格,保存較為完好,黑色屋頂與灰色水泥墻面相得益彰,8根別具特色的歐式立柱,使得這座中西合璧的辦公樓更加壯觀,也更具有保存價值。享有“絲綢之府”美譽的蘇州,歷史上種桑養蠶,紡絲織綢。滸關蠶種場曾經是全國最大的蠶種場。
根據規劃,滸墅關鎮將鋪設桑園路,這是一條南北干道,將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為了鋪設桑園路主干道,滸關蠶種場辦公樓需要進行平移,從今年5月份開始前期準備平移工作,3天的時間里,已經從北往南平移了49.8米,在進行角度修正3度后,還將從東往西平移30米,整個平移工程預計還將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江蘇東南特種技術工程公司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李金保告訴記者,這座民國建筑共有2層,大約有1000多噸重,面積為470平米,長度為22.78米,寬度為10.45米,高度為12米。平均每小時以0.5米的速度緩慢向前推進,使用卷揚機進行牽引,運用無級變速技術,使得整座建筑始終處于平衡狀態。
據蘇州高新區滸墅關鎮黨委副書記張笑川介紹,桑蠶文化是蘇州的一張名片,滸關蠶種場辦公樓平移結束后,有望建設成為一座展示桑蠶文化、鈔關文化、關席文化的展覽館,而它的周圍也將規劃建設市民廣場,為市民提供一處休閑的場所。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