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被盜賣究竟該如何管?
摘要: 日前,有兩則關于古籍、名畫被盜賣的新聞,令人觸目驚心。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前館長蕭元被控貪污齊白石、張大千等名人畫作100多幅,涉案金額 近億元;北京某高校圖書管理
日前,有兩則關于古籍、名畫被盜賣的新聞,令人觸目驚心。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前館長蕭元被控貪污齊白石、張大千等名人畫作100多幅,涉案金額 近億元;北京某高校圖書管理員,多次盜取珍貴古籍在網絡上拍賣,從中獲利110余萬元。文化單位所藏的孤本、善本、名家書畫作品,本是鎮館之寶,應該得到 嚴格、妥善的保管,現實卻不是這樣。問題出在哪里,從何入手才能防范內部人作案?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北京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考古文博學院孫 華教授。
據孫華教授介紹,我國的文物分布、保護在不同系統里,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在文博系統,以前也發生過監守自盜現象,比如20年前,承德避暑山莊一位文物保管工作人員利用查庫等機會多次進入文物庫,私自將館藏文物帶出、倒賣,從中獲得贓款人民幣20余萬元、美元7.2萬元。后來,隨著文物保護法的修訂,相關規章制度的完善,庫房管理、檔案建設如今都已制度化,出庫、入庫、登記、保管、借展等,都有專 門機構管理,且操作逐漸規范——幾套檔案、幾把鑰匙,不能一個人進庫,相互之間有監督,還有定期檢查制度。如今,監守自盜現象在文博系統就很少發生了。
相對而言,其他文化系統的制度建設可能還做得不夠。比如說圖書、檔案、藝術品等。此前也有一些圖書館發生保管不善或偷盜現象,有些孤本、善本受潮或損壞,有些借出后收不回,等等。那么,對于孤本、善本等珍貴典籍應該如何保管?
孫華教授說,考慮到孤本、善本的特殊性——要保護還要應用,不能像普通文物擺展一樣,放在玻璃櫥窗里,僅供觀賞。貴重的孤本、善本又不能借出,有必要根據它們的特點來制訂有針對性的保護辦法。
國家文化部門已著手進行“再造工程”,將孤本、善本再造出來,解決保護與使用難題。為了方便應用,再造本與原本還可以分不同圖書館收藏。當然,憑現代再 造技術,孤本、善本的再造本可以做得與原本一模一樣,這里仍然存在一個防“掉包”問題,需要技術解決與制度治理。而名家書畫一類,像張大千的作品,已經不 是一般藝術品,有些經文物部門定了級的,應該作為文物來保管。像文物管理一樣,只要完善制度,堵住漏洞,并嚴格執行,圖書、檔案與藝術品監守自盜現象就可 以最大限度地杜絕。
“蕭元現象”還涉及書畫拍賣亂象,“公家的東西怎么跑到市場上去?難道拍賣不應該問問來源嗎?”孫華教授十分不客氣地說,現在的鑒寶與拍賣市場 很亂,國外許多私人藏品最后通過稅收等杠桿都變成公有,而我們一些明顯是出土而非家傳的文物,最后都成了私人的,都上了鑒寶節目、拍賣大會,這是很不正常 的。
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文博系統過去有一個規定,從業人員不搞收藏,甚至連復制品也不收藏。現在社會價值多元,隊伍不可能像過去一樣,因此就要靠制度管人。文物管理如此,圖書、藝術品管理也如此。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