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抗戰故事
摘要:孟衛民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不由得又想起了當年參加抗戰的父親。雖然,父親離開我們已有24個年頭了,但那許多雖已遠去卻不能忘記的往
孟衛民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不由得又想起了當年參加抗戰的父親。雖然,父親離開我們已有24個年頭了,但那許多雖已遠去卻不能忘記的往事、那些珍存在心底永不磨滅的記憶還是涌上了心頭。父親在世時很少給我們講述他當年的紅色革命,現在只能就自己所知一二寫出來借以告慰他老人家,也希望年青一代不忘過去、銘記歷史。
我的父親孟定功,1917年出生于山西省榆社縣社城鄉社城村一個農民家庭。他1938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歷任太行三專區副區長、區長,劉鄧大軍太行一團宣教科科長,豫皖蘇軍區財經訓練處主任。1947年,他隨軍南下大別山,1948年參加了淮海戰役。在解放汝南時身負重傷,被評定為二等乙級革命傷殘軍人。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汝南縣副縣長、平輿縣副縣長、新蔡縣長,信陽地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西平縣委書記,駐馬店地委農工部部長、秘書長等職。1962年元月,他參加了中共中央全會,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他1983年離休,享受地專級待遇。父親年少時,正是戰火紛飛、民族危亡的時代。目睹國弱民窮,性格倔強的他發奮讀書。1936年,父親從山西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畢業后,隨即留校任教,立志教育救國。
1941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聯合辦事處(簡稱“冀太聯辦”)撤銷,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開始辦公。太行區被確定為邊區政府直轄區,下轄6個專區,其中祁縣、榆社、遼縣、遼西歸太行三專區管轄,父親先后擔任區武委會秘書和副區長、區長。其間,他積極參加傳遞情報、鏟除漢奸、轉移傷病員等工作。為對付日本鬼子隔三岔五出來的“掃蕩”,轉移傷病員就成了常事。父親組織群眾與敵人玩起了“捉迷藏”。白天,他派人放哨,觀察南門敵人動靜,一旦有情況,立即組織傷員分散轉移。同時,在反“掃蕩”斗爭中,他組織地方武裝配合八路軍并實行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協助小部隊、武工隊,深入敵占區、邊沿區,大擺地雷戰、麻雀戰,積極出擊,頑強戰斗,粉碎了鬼子一次次的殘酷“掃蕩”,使抗日根據地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在相持階段逐漸占據優勢。
最讓父親不能忘記的,還是他用地雷炸鬼子的戰斗歲月。在我小的時候,常常纏著父親講打鬼子的故事,父親每每這時,臉上才會露出久違的笑容。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最困難的時期,那時部隊武器裝備很差,主要靠大刀片、手榴彈和埋地雷打擊敵人。開展地雷戰是主要的戰法,父親和民兵經常背著包走幾十里路,在村莊中穿行,躲避日本鬼子的封鎖線,然后精確地將地雷埋放好,等著鬼子踩上去。有時候會埋在鬼子去“掃蕩”的路上,有時候會埋在村口的要道上,有時候會埋在水井旁、菜地里,甚至有時會埋放在茅廁的門口,使鬼子防不勝防,炸得鬼子膽戰心驚。
1943年秋的一天,一隊日本鬼子帶著偽軍到村里搶糧,父親帶領18名本村青年民兵去埋地雷。為誘使鬼子踩上地雷,他們在埋地雷路上偽裝走過的車轍,當自以為十分聰明的鬼子隨著車轍踏響地雷后,父親打響了第一槍。那次伏擊打死打傷敵人10人,其中打死2個鬼子,竟然還俘虜1個日本翻譯官。后來,父親又組織其他幾個村的民兵配合作戰,與鬼子打游擊,每次都能打死打傷幾個鬼子和偽軍,收繳一些戰利品。在不斷與鬼子的作戰中,群眾對父親更加信任了,民兵的積極性也很高,膽量也大了,不再等著打鬼子了,有時也會到據點周圍偵察敵情,瞅準時機還配合八路軍主動出擊,騷擾、偷襲據點的鬼子。在8年的抗戰中,父親先后打死日本鬼子20多人,名震太行山區。
在解放戰爭中,父親參加了淮海戰役,俘虜敵人9名,繳獲美式槍4支。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