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旅游 國內游

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

2015-10-15 14:53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fl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甘丹寺 甘丹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位于拉薩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薩57公里。它是由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

甘丹寺
        甘丹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位于拉薩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薩57公里。它是由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親自籌建的,可以說是格魯派的祖寺。它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三大寺”,合盛時期有近4000僧侶。

         甘丹是藏語音譯,其意為“兜率天”,這是未來佛彌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見該寺僧侶信奉“彌勒凈土”。1419年,宗喀巴在甘丹寺圓寂,寺內現尚存宗喀巴的肉身靈塔。宗喀巴修行的山洞位于寺廟東邊的制高點上,這也是一處著名的古跡。山洞下面是宗喀巴的寢宮,宮內尚存有宗喀巴的經書、法衣、印章等遺物。

        甘丹寺的最高管理者稱為甘丹赤巴,意為甘丹寺法臺。因為甘丹寺是格魯派的祖寺,所以甘丹赤巴也是整個格魯派的管理者。目前,甘丹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90余座。

         甘丹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50多座建筑組成,主要有大殿、札倉、康村、米村及佛堂僧舍等。

哲蚌寺
        哲蚌寺位于拉薩市郊約8公里的根培烏孜山的南山坳,由宗喀巴弟子降央卻吉·扎西班丹于1614年始建,其門下7位弟子分別住持寺中7個扎倉(經院)。此寺為歷代達賴的母寺。寺中的甘丹頗章(宮)為二世達賴根敦嘉措主持修建,掌領西藏地方政教大權。

        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該寺也是一座名僧大德輩出之寺,五世達賴長期駐錫在此,直到受清朝皇帝冊封、布達拉宮擴建以后才搬到拉薩城內。解放前,實際住寺僧人達10000多人,成為西藏規模最大、僧人最多的寺院。

         哲蚌寺內珍藏著佛教經典-甘珠爾和佛教注疏-丹珠爾各100余部,有宗喀巴三師徒所著的幾百部佛教經典的手寫本,這些都是價值傾城的歷史資料和寶貴文物。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全稱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杰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簡稱扎什倫布寺。位于日喀則城西北的尼瑪日山南坡上,依山而筑,宮殿毗連錯落,雄偉壯觀,也是后藏格魯派最大寺院之一。

         該寺是由格魯派的祖師宗喀巴的著名弟子根敦珠巴(即第一世達賴喇嘛)主持興建的。根敦珠巴誕生于西藏古墨一牧民家中,從小刻苦學習鉆研佛法,后拜宗喀巴大師為師,成為著名人物。

        1447年,在當時的后藏大貴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瓊杰巴·索朗班覺的資助下,興建扎什倫布寺,前后歷時12年始建成。根敦珠巴任第一任法臺。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堅贊任扎什倫布寺堪布時,對該寺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四世班禪是第一個被冊封的班禪,從此扎什倫布成了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以后,又經歷代班禪的不斷修繕、擴建,遂有今日之規模。全寺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僧人最多時曾達到4000余人。

        扎什倫布寺共有四大扎倉(僧院)、62個米村(依僧人來源的籍貫而定),佛堂和靈塔祀殿近60座。寺中心為殿堂區,建有措欽大殿、四大扎倉、班禪拉章、強巴大佛殿、班禪靈塔祀殿等。

         扎什倫布寺除了藏有價值連城的佛像、佛塔、唐卡等外,還有手寫的貝葉經和用金粉抄寫的《甘珠爾》、《丹珠爾》。此外還有明清時代的各種瓷器、琺瑯器、玻璃器等。所有這些都是研究西藏各個歷史時期政教和社會發展的無價之寶。

         另外,扎什倫布寺的壁畫也很有特色,其形式變化萬千,色彩鮮艷奪目,用筆細膩工謹,是佛教藝術的又一杰作。

色拉寺
        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位于拉薩北郊3千米處的色拉烏孜山麓,由宗喀巴弟子降欽卻吉興建于公元1419年,成于宣德九年(1434)。后絳欽卻杰應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將欽賜經像等珍藏于寺內,至今仍存。

         色拉寺是繼哲蚌寺、甘丹寺后建成的又一座格魯派寺院之一,寺內有結巴、麥巴、阿巴三札倉(經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規模略次于哲蚌寺。

         寺內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工藝品,如釋迦益西從北京返藏時帶回的皇帝御賜的佛經、佛像、法器、僧衣、綺帛、金銀器等。其中釋迦益西的彩色絲像,長109cm,寬64cm,雖經500余年,但色彩仍很鮮艷。藏在措欽大殿的200余函《甘珠爾》、《丹珠爾》經書全用金汁抄寫,十分珍貴。

塔爾寺
         塔爾寺位于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省籍城市西寧26公里。

        塔爾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原名塔兒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金塔。據說宗喀巴大師誕生后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了一株白旃檀樹。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喀巴母親按兒子來信所示,在信徒們的幫助下,以這株白旃檀樹和宗喀巴所寄獅子吼佛像為塔內藏物,砌石建塔,這也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筑。塔爾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組織,寺院政治組織和寺院經濟來源,文化生活等體系。其中最能體現塔爾寺各類組織完善的屬寺院廟會了。廟會既是僧侶們學經的好機會,又是他們娛樂的極佳時間。藏語稱“根本賢巴朗”, 意為十萬佛像彌勒洲。

        塔爾寺總占地面積600余畝,寺院建筑分布于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墻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筑,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殿內佛像造型生動優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游人如潮。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由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創建于1709年,后經歷代嘉木樣修建,現在已經成為甘、青、川地區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

        拉卜楞寺現任寺主主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活佛,1948年生,青海省岡察縣人,1951年由十世班禪大師認定,1952年農歷二月十一日坐床。1957年開始擔任甘肅省佛教協會會長,以后又擔任了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全國青聯副主席,甘肅省政府協副主任,甘肅省人大副主任,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八屆常務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員等職位。除寺主嘉木樣活佛外,該寺尚有著名的的“四大色赤”活佛系統,即貢唐倉、薩木察倉、霍爾藏倉、德哇倉。


        拉卜楞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其實要遠大于此數),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1982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寺廟現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樣活佛時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經堂旁的下續部學院的佛殿。

         拉卜楞寺下設六大學院,其中一個顯密學院,五個密宗學院。分別為聞思學院(屬于顯宗)、時輪學院、醫學院、喜金剛學院、續部上院、續部下院。拉卜楞寺將一年劃分為九個學期(四年大學期、二年中學期、三年小學期)。大學期,每學期為一月;中學期,每學期為二十天;小學期,每學期為十五天。

        拉卜楞寺的繪畫包括壁畫和唐卡畫,壁畫內容包括佛本生、佛經故事、佛像、歷史人物、醫學圖解等,色澤鮮艷,充滿生活氣息。唐卡畫即卷軸畫,繪在布幄上,十分精致。拉卜楞寺的堆繡藝術亦堪稱一絕,用各種色彩的綢緞剪成所需各種形狀,如佛像、人物、鳥獸、山水、花草、蟲魚等,繡在布幔上,底部墊以羊毛等物,有著強烈的立體感。拉卜楞寺的造型藝術壇城、雕塑、酥油花等,都具有濃郁的宗教、民族特色。

        拉卜楞寺還保存著清朝光緒皇帝給第四世嘉木樣的封文、民國政府給第五世嘉木樣·薩木察活佛的封文、國民黨政府褒揚第五世嘉木樣令、清道光賜給第三世嘉木樣的印鑒、民國政府頒給第五世嘉木樣的印鑒等,另有金、銀、銅、象牙、石、木等大小印鑒21枚。

        拉卜楞寺藏經樓內存放著浩如煙海的藏文古籍, 1958年前拉卜楞寺藏書達22.8萬余部,后來損失嚴重。現存經籍僅占原藏書的39.6%,計有6.5萬余部,1.82萬余種(復本書和《甘珠爾》、《丹珠爾》除外),包括醫藥類、聲明類、工藝類、天文歷算類、修辭類、書信類、歷史類、傳記類、全集類和各種佛典。近來甘肅省成立了“甘肅省拉卜楞寺藏書研究所”, 1988年改為“甘肅藏學研究所”,展開了對拉卜楞寺的研究。

        拉卜楞寺可以說是安多藏區一座文化、藝術的寶庫,現今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發出昔日所未有的異彩。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宜兰县| 永兴县| 内黄县| 灵宝市| 宁远县| 金门县| 巴彦淖尔市| 富宁县| 抚顺市| 高要市| 上虞市| 长汀县| 新邵县| 古丈县| 治县。| 惠来县| 宁都县| 讷河市| 孙吴县| 镶黄旗| 广平县| 东辽县| 大化| 云龙县| 汝州市| 巴彦县| 北川| 临清市| 佛学| 获嘉县| 长白| 云和县| 犍为县| 呼伦贝尔市| 惠来县| 洱源县| 鄂伦春自治旗| 红原县| 永仁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