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廣電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思考
摘要:莫中臣在傳統媒體中,廣電媒體作為視聽媒體,在傳播形態和傳播方式上與眾多新媒體關系更為接近。近年來,各級廣電媒體高度重視新媒體的發展,在應對新媒體市場競爭、建構媒
莫中臣
在傳統媒體中,廣電媒體作為視聽媒體,在傳播形態和傳播方式上與眾多新媒體關系更為接近。近年來,各級廣電媒體高度重視新媒體的發展,在應對新媒體市場競爭、建構媒介融合的實踐中做了很多探索。歷經多年建設、經營,廣電媒體普遍成為新媒體技術、內容、產品、渠道等的綜合發展平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開始相擁融合。
廣電新媒體的發展面臨著許多困境。一是廣電新媒體發展整合不足問題。從外部來看,資源分散問題成為國內多數省份廣電新媒體發展的瓶頸。二是品牌力、影響力不足問題。與網絡媒體、移動媒體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形成反差的是,傳統電視媒體的影響力持續下降。三是技術、人才優勢不足問題。新媒體發展的核心是技術,是人才;技術與人才是新媒體飛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也是新媒體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但對大多數國內廣電媒體來說,在新媒體發展初期所依賴的廣電行業的傳統人才與技術規模優勢,在平臺搭建完結后進入深層的創新發展時,就面臨舉步維艱、后繼乏力的發展困境。由于體制機制的束縛,在體制內發展的國有廣電新媒體,在技術創新與人才激勵上存在著先天的不足,其對技術與人才的吸附力與體制外的民營新媒體業相比,存在著明顯的劣勢。技術與人才的缺失正日益成為國內廣電媒體發展新媒體的短板。四是體制、機制問題。新媒體業是大投入行業,發展需要的資金投入很大;同時它在國內特殊的相關行業管理體制背景下,發展也面對著眾多的行業壁壘。新媒體業發展尤其是發展廣電新媒體業非常需要黨委、政府的資金政策扶持。這是制約國內廣電新媒體發展的重要因素。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要經歷相分共存、互動發展、一體共融這樣一個過程。從現實來看,廣電新媒體已走出了初期彼此缺乏聯系的平臺建設階段,大多走向了互動發展、相互依存的階段,新媒體發展從平臺效應轉向傳播優勢。傳統廣電媒體通過再造傳播流程,實現與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社交媒體等新媒體之間的聚合互動,進行多終端、立體化的傳播,增強宣傳效果。新媒體成為主流輿論的發布場和集散地,有效提高了輿論引導能力,新媒體在發揮主流媒體的傳播影響力上作用愈益顯著,實現了新媒體發展社會效益與經營效益的雙豐收。在重大宣傳報道中,各廣電媒體已普遍運用全媒體和新技術,除在廣播電視節目中進行報道外,還分別通過網站、客戶端、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報道,這些新聞可隨時隨地收看,易于保存、轉發、共享,還可以查閱過往新聞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傳播渠道,增強了用戶體驗,成為重大宣傳報道的有效傳播平臺。
加快廣電新媒體發展要加強媒體資源的深度整合,需要進一步打造新媒體傳播的品牌力、影響力,還要求進行體制、機制創新,為新媒體發展提供制度保證。必須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從宏觀上對廣電新媒體企業給予更深層次的政策松綁,開放社會資本注入,按市場規律推動廣電新媒體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市場化的股權激勵制度,使其真正擺脫在市場競爭中的體制羈絆,實現飛躍發展。 (作者單位:新蔡縣有線電視臺)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