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圈]“一根草”變成“寶”的故事
摘要: 施工現場。我市是農業大市,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分布廣、種類多,資源非常豐富,每到夏收和秋收后,農村閑置秸稈的去處成了一個大的問題。從小就對科技著迷的黃華,看到大
施工現場。
我市是農業大市,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分布廣、種類多,資源非常豐富,每到夏收和秋收后,農村閑置秸稈的去處成了一個大的問題。從小就對科技著迷的黃華,看到大量秸稈被白白燒掉或爛掉,既心痛又著急。如何能變草為寶呢?這是黃華近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秸稈上的事情,讓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沒人干的行業才有發展前景。”這是黃華常說的一句話。2015年10月9日,在河南豐潤新能源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正在向前來“取經”的客戶講解秸稈如何轉化新能源的黃華。眼前這個中年男子,很難讓人將他和擁有13項專利發明的公司聯系在一起。
只要播下種子,就有豐收的希望。目前,黃華的公司已經擁有13項專利,讓草變成寶已經成了事實。
【著手“秸稈問題”】
公司擁有的專利證書。
黃華是河南豐潤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的公司坐落于在汝南縣產業聚集區,是一家集綠色農業、秸稈廢舊利用、生物能源開發和生產為一體的新興企業。
黃華是汝南縣三橋鎮人,長年在外做生意,房地產、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裝飾等行業他都做得有聲有色。
2012年,三橋鎮黨委書記呂凌云趕到廣州找到黃華,請他回鄉做事,并希望他能為家鄉人民做貢獻。黨委書記向黃華提出了“秸稈利用”這一選題。
選題提出后,黃華查閱了大量關于秸稈利用的資料,根據中國農業權威部門發布, 我國每年可提供的生物質能源生物量為3億噸左右,折合標準煤為2億噸,2010年我國主要農作物秸稈產量達到8億噸,其中約4億噸可作農業生物質的原料,按“十一五”發展速度測算,2015年,我國農作物秸稈產量將達到9億噸
,這為豐潤新能源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提供了豐富的產業鏈源頭資源。
“當時,我不知道這個項目是不是能做好,思量了很久,最終還是答應了。”黃華和筆者說,之所以答應,是因為其一自己在外打拼多年,積累了一定財富,該是為父老鄉親做點兒貢獻的時候了;其二,秸稈利用是一個不錯的項目。
黃華稱,汝南縣是個農業大縣,很多年前,廢棄的秸稈都焚燒了,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合適,如果草能變成寶,不但政府能減輕壓力,而且對老百姓和社會都有益處。
于是,該鎮黨委書記和黃華基本意向達成后,就開始著手“秸稈問題”。
【13項專利做支撐】
筆者了解到,項目啟動了,如何攻破讓秸稈變成寶這個難題擺在了黃華的面前,沒有先進技術是不行的。黃華先后奔波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河南省科學院,功夫不負有心人, 目前該公司擁有了11項授權專利和2項發明專利。
一種生物質裂解氣分離冷凝裝置、一種生物質加工裝置、一種生物質綜合加工方法等 , 有了這13項專利做支撐,黃華再也沒有后顧之憂。
2012年底,黃華的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河南省科學院聯合建設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示范園項目共投資8.5億元,分3期建設,一期投資2.8億元,占地面積99.8 畝,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
國慶節放假期間,筆者來到河南豐潤新能源有限公司,看到工人們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廠房建設。“目前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年底前公司將進行試運行。”黃華介紹,該項目三期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兩單元、兩中心”,即固體燃料、氣體燃料、液體燃料生產技術單元,有機肥料、土壤改良劑、有機藥劑生產技術單元,生物質能源技術研 發中心和技術推廣培訓中心。
據悉,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年處理秸稈40萬噸,年產固體燃料4萬噸、液體鍋爐燃料4萬噸,液體車用燃料5萬噸,固體有機肥料、土壤改良劑7萬噸,液體肥料藥劑4000 噸,中低熱值燃氣8千萬立方,年產值將達到2.58億元。
黃華表示,豐潤新能源秸稈能源化綜合利用產業示范園及相關技術,立足國家“節能優先、結構多元、環境友好”的可持續能源發展戰略,將秸稈作為未來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戰略方向,改變農村傳統秸稈焚燒的耕作方式,使秸稈等生物質資源變廢為寶,讓“廢棄物”產生經濟效應,提升農村產業鏈水平,直接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減少溫室氣體 排放。國家推出的相關政策資金支持也將成為該項環保能源產業最有力的平臺支撐。
【農戶排隊賣秸稈 】
10月9日,在汝南縣三橋鎮田間地頭,筆者看到,一輛輛滿載新鮮玉米秸稈的三輪機動車,正在依次排隊過磅卸車……
該鄉村民王現平正在不停地從車上往下卸玉米秸稈,他一邊忙活一邊笑著說:“這秸稈我們一畝地可以賣60元到80元,種了大半輩子莊稼,沒有想到秸稈也能賺錢。現在,就是讓俺燒,俺還不舍得呢!”
“我們在田間地頭共設置了150個這樣的收購點。每個收購點都設置有地磅,現場過磅,現場付錢。收了這些秸稈以后,公司會派人過來拉。”汝南縣三橋鎮黨委書記呂凌云說,“秋收過后,農戶都拉著秸稈往收購點送,所以我們這兒焚燒秸稈的很少。”
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于留延說,三秋時期,由于他們有車、有設備,就做起了秸稈回收的生意。這樣既方便了群眾,保護了環境,還可以從中賺錢。
于是,他們3個人成立了一個小組,專門從事秸稈回收生意。
筆者了解到,不少周邊縣的農戶看到秸稈能賣錢,也紛紛做起收秸稈的生意,回收的秸稈送往河南豐潤新能源有限公司。“雖然公司還沒有正式生產,但幾個大倉庫全部堆滿了回收的秸稈。看到農戶積極性這么高,我對這個項目的發展充滿了信心。”黃華說。
【“一根草”變成“寶”】
那么這些“草”是如何變成寶的呢?據黃華介紹,公司擁有的13項技術融合秸稈熱裂分解技術、工業鍋爐燃燒技術、車用燃料技術、厭氧發酵技術為一體,將普通秸稈、花生皮等生物質材料通過裂解、碳化、氣化、液化加工生產出市場需求很大的能源類、藥劑類 、肥料類三大系列產品。
其中,將“草”變成“寶”的核心是首先經過裂解、碳化、氣化、液化,然后再加工生產出其他能源類的過程。
這些秸稈由最初的草變成變成了木炭 、木焦油、中熱值燃氣,鍋爐燃料、車用燃料以木醇液為原料的有機殺菌殺蟲劑,外應藥劑、固體有機肥料,液體有機肥料等。
“秸稈廢棄物可再生資源利用、固體燃料、氣體燃料、液體燃料,有機肥料,土壤致良劑,有機藥劑生產等。項目規模可達年生產生物質炭2.4萬噸、固體有機肥20000噸、燃氣1000萬立方。項目投產后,年產值可達2.058億元,可帶動300人就業。”黃華說,“公司在個個自然村都設有回收點,以260元每噸的價格回收,并提供叉車等工具供村民使用。”
【尊重自然 循環利用】
據了解,該公司始終以“建設綠色環保,服務社會大眾”為宗旨,本著“尊重自然、循環利用、造福人類”的企業理念,以“致力于節能減排,創造綠色未來”為使命,現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核心關鍵技術、集生物質新能源技術研發,資源循環利用,人員培訓、技術咨詢及推廣,環保綜合開發整體方案提供和新能源產品化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生物質能源企業 。
該公司生產的秸稈炭以花生殼、棉稈和薪柴為原料,經過干餾炭化工藝制成,可用于食品加工業、工業燃料等。炭基有機肥料是以秸稈炭為基礎、添加高蛋白等元素混合發酵成的,用于改良土壤結構。木醋液氨基酸水溶肥料是以木醋液為基礎、添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混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殺菌、殺蟲作用。含肽氮肥是以尿素為基礎、添加特定生物酶發酵后提取的“多肽”金屬蛋白等物質,重新組合而成。促進土壤中微生物活動,提 高肥料的吸收率,從不足40%提高到80%。
截至目前,安徽滁州,河北邢臺、保定,河南許昌、周口等多地企業和河南豐潤達成合作意向。他們看重的不僅是國家對環保產業的政策支持,而是和秸稈生物再利用的補貼優惠,更看重的是“科技產業報國,綠色農業富民”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讓‘草’變成‘寶’,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希望利用13項技術,能讓秸稈再利用,變成對人們、社會、政府有用的東西。今后我們將堅定地做好這件事情。”黃華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