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遭遇“最煩惱10月”
摘要:原標題:麗江古城遭遇“最煩惱10月” 未來走向何方? 今年10月,麗江古城因旅游亂象頻現被媒體曝光、受到國家警告處罰,遭遇“最煩惱”10月。過度商
今年10月,麗江古城因旅游亂象頻現被媒體曝光、受到國家警告處罰,遭遇“最煩惱”10月。過度商業開發帶來旅游亂象、噪音污染、房租猛漲、文化流失等問題。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為何?麗江古城又將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麗江古城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旅游發展帶來各種問題
10月3日,有媒體報道,麗江居民攬客逃古城維護費;6日,媒體記者暗訪麗江古城,兩次遇到女酒托,甚至還有“陪睡”現象曝出;同在6日,“麗江導游辱罵游客,并脅迫游客購物”一事處理結果發布。旅游亂象頻頻出現在古城麗江。
事態進一步演變。9日,國家旅游局對麗江古城景區等全國6家5A景區給予嚴重警告,并公開通報。同時,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在10月的暗訪中發現,麗江古城欺客宰客情況嚴重,出租車普遍不打表,餐飲場所等價格虛高,多數商鋪無明碼標價,環境衛生臟亂差,衛生設施及人員不足,垃圾清理不及時,安全提示不到位,消防設施不完備,要求進行整改。麗江古城存在的各種問題暴露在公眾面前。
其實,麗江古城的噪聲污染也一直被詬病。酒吧、淘碟店、彈唱、商店的擴音器喇叭讓這座古城充滿喧嘩。此外,近幾年,古城內房租猛漲,房東單方面毀約頻現,租房者普遍面臨被驅逐的危機,甚至出現了打官司、潑糞、報警、堵門等的極端事件。不少商戶反映生意難做,成本與日俱增。而高成本最終只會轉嫁給消費者,傷害麗江的旅游市場。
麗江古城的旅游開發已經進行了20年。這20年間,當地經濟收入有了顯著的提高,但伴隨而來的是古城原住民的大量減少和傳統文化的流失。隨著旅游開發,古城原住民選擇把自家院子租出去,拿出租院子的錢到城市買房住。現在麗江最有名的兩個古鎮——大研和束河,已經幾乎找不到納西人。而堅守下來的原住民也發現,酒吧、游客、商鋪越來越多,古鎮越來越不宜居。
密集、過度的商業開發,讓木結構建筑為主的古城也面臨著火災的危險。而在本月的調查發現,古城景區仍然存在安全提示不到位、消防設施不完備等問題。此前,在2013年3月11日和2014年4月6日,古城曾發生過兩場大火,一次燒毀民房107間,過火面積2243.46平方米;一次10余家店鋪損毀,4個院落被燒毀,過火面積490平方米。
2014年4月6日火災后,束河古鎮商鋪房檐下,各種電纜線如蜘蛛網般盤繞。
深層原因在過度商業開發
過度商業開發以及背后經濟利益的驅使,是不少古鎮景區各種亂象存在的深層次原因。
北京旅游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很多景區都是重建設輕保持,認為一旦被評級后便可高枕無憂,但是質量管理是一個長期持續的事情,沒有足夠的重視和投入,同時疏于管理,必然將導致游客滿意度降低,品牌大打折扣。
還有專家表示,國內一些旅游景點實際供給能力并不是很大,但不愿放棄節假日的超額收入,紛紛“超量”接待游客,當游覽出現問題時又缺乏相應的疏導預案。因此,黃金周里的基礎設施的超負荷運轉,公共服務不到位的責任應由相關管理部門來負。
光明網曾發文表示,中國旅游業尚處在大發展的初級階段,不少方面都缺乏文化條件的準備。當前在旅游熱為旅游業帶來巨額利潤的情況下,一些旅游業管理部門竟把旅游業看成是“搖錢樹”,在這種思想支配下,旅游業重要的文化內容往往就被忽視了。一些景區和景點,只在提高門票上做文章,而不在文化宣傳上下功夫,這已經成了國內旅游業中的 “常見病”。
2014年4月8日,通往燒毀房屋的路已被木板隔離封閉。圖片來源:云南網
麗江未來該如何走?
針對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麗江市出臺了《國家旅游局通報古城景區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及《麗江古城景區“攬客、拉客、酒托”等存在問題專項整治方案》,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下發了《進一步加強大研古城內噪音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方案》要求各酒吧老板簽訂承諾書,承諾拒絕酒托。《通知》規定古城白天一律禁止播放音樂,禁止一些舉牌、拉客、設置營銷廣告、使用擴音器喇叭等行為;要求所有酒吧明碼標價,如出售劣質酒和假酒、哄抬物價、養酒托,一經查實,將依法取締酒吧經營資格,并終止該場所再次申領吧類經營項目資格。
法律學者歐陽晨雨日前在《新京報》撰文,對于古城的房租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對于當地職能部門,應高度關注這些動向,把合同法等明文規范,化為司法和執法中的鼎力支持,化為當地民眾的自覺遵行。”而麗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文銀表示,市場的東西應該由市場來決定。他稱,政府在考慮制作一些格式化文本,指導租賃的規范。“租房價格,政府不好直接調控,政府控制價格就是控制市場。但政府可以引導租房戶,做培訓,租房過程中協議怎么簽,每一年遞增多少,不景氣時降多少。把市場波動因素都考慮進去,雙方都能接受。”
而針對古城火災問題,北京聯合大學教師李揚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曾稱,商業開發一定要有限度、有敬畏之心,控制開發密度,規范用火、用電、用油、用氣,重申報輕管理、重開發輕保護帶來的悲劇將是不可挽回的。
資料圖:麗江古城。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麗江未來該如何走?央廣網曾引用麗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文銀的回應,“把麗江打造成旅游集散中心、游客的目的地和集散地。目的地就是游客都想到這兒來,集散地就是來了之后又可以到藏區,可以到香格里拉,往東往南可以到大理、騰沖,還可以進入四川攀枝花,到瀘沽湖。由過去的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科考來發展。”(唐云云)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