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我育孩子二三事
摘要:我是一名倆孩子的父親和家長,養育有一女一兒,女兒今年10歲為姐姐,兒子今年6歲為弟弟。兩個孩子就讀于同一所小學.我因工作原因時常不在家,愛人也因是一名幼兒老師,工作
我是一名倆孩子的父親和家長,養育有一女一兒,女兒今年10歲為姐姐,兒子今年6歲為弟弟。兩個孩子就讀于同一所小學.我因工作原因時常不在家,愛人也因是一名幼兒老師,工作也是忙碌的,所以對于養育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孩子在沒有家長在時能否會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家庭教育問題了.但說起我的倆孩子在這方面都很乖巧,上學時他們會結伴背著書包下樓一起到學校,放學后回到家里又會一起在一個書桌上學習。作為孩子的父親,看著他們相親相愛的小姐弟情,在內心中我是由衷的高興的!他們的相親相愛,這些也更多包含了我對他們的愛,育正了,孩子們的愛就是純潔相知的愛;愛偏了,孩子們就會為家長一點點的不公平而互相大吵大鬧,我育孩子的二三事,就先從姐弟同吃一串肉串開始吧!
(一)、同吃一串肉串
今年的清明假期,我回到了驛城家園度家,想一想從春節假期上班后又好幾個月沒能見到兩個孩子了,所以在回來的那天,孩子們見到爸爸特別高興,我就帶著孩子們去華萊士餐廳吃他們愛吃的自助套餐。孩子們高興的在自助餐廳里點了他們愛吃的薯條、玉米杯、果汁和炸雞腿。對于兩個孩子要點的吃食,聰明的家長都會點的相同的一式兩份,不會偏向小的也不會偏向大的,要不然會出現姐姐有為什么弟弟沒有,弟弟的好吃一點而姐姐的不好吃一點等等的小矛盾出來了,帶孩子出來初衷也就有了改變。但在我當時在給他們點了薯條、玉米杯、果汁和炸雞腿后,我又加了一串肉串放在了他們用的餐盤子里了,孩子們在吃他們的薯條和玉米杯時看到了那只有的一串肉串,兒子年紀小一點就先問了爸爸:爸爸,那個肉串是誰的呀?我說,爸爸已吃飽了,不吃了,你們倆誰吃都可以。兒子說:那就給姐姐吃吧!我一聽兒子的話當時真的好高興,兒子小小年紀就知道謙讓姐姐我就說,那女兒你吃吧!女兒說:還是讓弟弟吃吧,弟弟小。
看著姐弟倆為了一串肉串互相謙讓,當時我的內心真的好激動,姐弟倆沒有因為只有一串肉串吃而吵鬧而是互相謙讓,爸爸看到了你們的和睦,但更要懂得互助和分享,不是爸爸沒帶足錢再為你們買一串肉串,而是你們可以去一起分享這串肉串的滋味。我就對倆孩子說,你們可以一人吃一半呀!這時只見兒子立即拿起了肉串放到姐姐的嘴邊說:姐,你先吃。看著姐弟一起吃完了這串肉串,我也內心感動不已,為孩子們感動,孩子們,爸爸媽媽陪你們的時間總歸有限,真正最親的還是你們的姐弟間親,姐弟之間,不光是和睦,更要要懂得互助和分享,
(二)、父親節的禮物
今年的父親節那天,我剛好出差回來.因為在前幾天我就給孩子們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們端午節我會回家里和他們一起過節,也剛巧了,今年的端午節的第二就是父親節了,女兒當時就在電話里說:爸爸,在父親節里我會送給你一個禮物。我說:那你送爸爸什么禮物呀!女兒說:現在還不能告訴你,這是個秘密,而且俺弟也會送你個禮物呢!我說,好吧,那爸爸就等著你們的禮物喲!那天我一進家們,倆孩子就像小鳥雀躍一樣的跑到我身邊,交給我他們要送我的父親節的禮物:女兒送給我一張親手做的父親節賀卡,兒子送給我他圖畫一幅小畫,看著孩子們為他們的爸爸做的節日禮物,我深情的看了愛人一眼,這些都應該是做幼兒老師的愛人對孩子們的教導,教育孩子們在節日里對爸爸的一份愛。
(三)、一地金黃,一寄希望
小時候的我,是出生在農村,成長在農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子.長大后遠離了農村,工作和生活都住在了城市。我一度曾經為小時候父親犁田耙地的高大身影而著迷,在記憶的深處是那一人、一牛、一犁、一耙的影子,還有那那藍天,白云及曠野……當時幼小的心靈里想著就是要做父親那樣會犁田耙地的人。父親那代人,農村還沒有現在的機械化程度,父親就用那一人、一牛、一犁、一耙把土地征服,把土地變成糧倉養育子女。而我對我的子女,我都沒能成為像我父親那樣的會犁田耙地的人,況且是我的下一代呢,我迷茫!時代的發展,在家鄉的田地間里在也不會看不到那一人、一牛、一犁、一耙的影子了,漸漸被農業機械化的轟鳴及高樓林立的工廠,寬寬的馬路取而代之了。但在今年的中秋節,我對此份迷茫似乎找到了答案。
今年的中秋節,我和愛人帶孩子們一起回故鄉奶奶家過團圓節,故鄉正敢上秋收,村頭的大馬路上曬滿了豐收的玉米,遠遠望去是一地金黃。在中午秋溫更高時,母親喊著我說:你去村頭把玉米翻曬一下吧!我就帶著倆孩子一起拿著翻曬的工具到村頭,我教孩子怎么使用農具去翻曬玉米,孩子們沒干過農活,一幅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兩個小家伙沒有一會功夫就把一場的玉米給翻曬了個遍。此時我望著孩子們在勞作的身影,我忽然意識到,由于時代的發展,我和我的兒女可以不是在要做父親那樣的會犁田耙地的人,而是需要傳承的是父親那代人的辛苦耕耘,勤勞能干的農家人的樸實家風。我明白了,孩子們,你們的將來也許如父親一樣遠離了土地,但一分耕耘一份收獲的精神值得你們永遠去學習,對你們的教育還遠遠不夠,遠遠不夠……
責任編輯:lk
(原標題:孫永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