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些縣的名字是咋來的?
摘要: 在河南,有許多一聽名字就“非同凡響”的縣,總會讓人忍不住地追問它背后的故事,想要知道它為什么叫這個名字。 其實,這些地名由來久遠,自遠古時期
在河南,有許多一聽名字就“非同凡響”的縣,總會讓人忍不住地追問它背后的故事,想要知道它為什么叫這個名字。
其實,這些地名由來久遠,自遠古時期至今各代都有產生和演變。下面就介紹一些名字“非同凡響”的縣,看看有沒有你們縣吧!
修武縣
修武縣歷史悠久,周代之前稱“寧邑”。商朝末年,武王伐紂,大軍途經寧邑時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于是,大軍就地駐扎修兵練武,故改寧邑為“修武”。
修武縣境內的云臺山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首批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夏邑縣
夏邑是夏朝中期的主要都城,夏商時代屬虞舜之后的虞國,秦置栗縣,周朝屬宋國,漢朝屬梁國,北魏時稱“下邑”,金末取“華夏之邑”之意,改稱“夏邑”,相沿至今。
夏邑縣是至圣先師孔子的祖籍,孔子還鄉祠位于夏邑縣城北七公里的王公樓村??鬃幼嫦葹榇呵飼r期宋國人,其祖居地及祖墳仍在此地。
夏邑縣,是彭雪楓將軍戰斗犧牲的地方。彭雪楓將軍紀念館位于夏邑縣城東北17公里八里莊村,為紀念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1944年9月11日壯烈殉國所建。
平輿縣
平輿一名始于西周,平輿乃是西周奠基者姬昌之母太任的家鄉。傳說古代這里的摯國人根據地勢平坦的特點,造了四輪車,稱“輿”,后人稱此地為平輿,因而得縣名。
“車輿文化”是平輿縣的亮麗名片,這對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原產地保護、中國車輿文化傳承和發展,促進縣域經濟和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鹿邑縣
鹿邑古稱“苦”(hu)、“真源”、“谷陽”、“仙源”、“衛真”等。隋朝開皇18年,與之相鄰的武平縣內因“麋鹿甚多,常聞鹿鳴”而將縣名改為鹿邑縣。
鹿邑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故里,2011年11月,鹿邑縣被命名為“中國老子文化之鄉”,并建立“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固始縣
固始縣境域古為先秦蓼國核心地區,本縣簡稱“蓼”。東漢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劉秀封李通為固始侯(“堅固通始”),固始侯封地(“固始侯國”)核心區域即在今固始,“固始”之地名自此延用,已近兩千年。
西九華山位于固始縣東南境,屬大別山脈中段,為國家AAAA級景區,觀賞面積80平方公里,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集“茶、竹、禪、山水情”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勝地。
靈寶市
秦朝時名為桃林縣,屬三川郡。唐天寶元年(742年),因為在函谷關尹喜故宅掘得“靈符”,改桃林縣為靈寶縣,屬陜州。
函谷關歷史文化旅游區,因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經》)、名關(函谷關)而聞名,是一處融軍事文化和老子文化為一體的人文游覽區。
社旗縣
社旗縣城所在地賒店古鎮古稱“賒旗店”,因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賒旗訪將,起師反莽”而得名,是“萬里茶道”的重要中轉站,有“中原第一古鎮”之稱。1965年建縣時,周恩來總理親自更名“賒旗”為“社旗”,寓“社會主義旗幟”之意
賒店古鎮由來已久,清朝時為河南省四大名鎮( 朱仙鎮、回郭鎮、荊紫關鎮 ) 之一。2014年賒店古鎮入選全國十大“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游名鎮”。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