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采訪本上的情書
摘要: 汝南廣播電視局 陳 林2013年的10月8號,陽光明媚,懷著孺慕之心與學習之欲,我第一次跨進了汝南電視臺的大門。作為一名新人,如果把電視臺看做一個新聞單位、一個實現自己
汝南廣播電視局 陳 林
2013年的10月8號,陽光明媚,懷著孺慕之心與學習之欲,我第一次跨進了汝南電視臺的大門。作為一名新人,如果把電視臺看做一個新聞單位、一個實現自己理想抱負的地方,我想成為單位里一名優秀的記者型主持人;如果說還能把電視臺當作一個家、一個朝夕相處的“戀人”,那么,我想成為這個家里一個快樂幸福的成員。為了被接納被融入,我每天都在寫“情書”,這些“情書”,沒有男女之愛,無關花前月下,有的只是一個年輕的新聞人對職業的熱愛,對觀眾的感恩。
時至今日,兩年多過去了,這些“情書”也已經積累成冊,這就是我踏入新聞戰線七百多天以來所有的情書。在這些小本子上記錄著我每次采訪的點滴痕跡,有事先準備好的采訪提綱,也有事后備忘的采訪細節,有采訪對象的聯系方式,也有訪談人物的談話要點。這些或工整或凌亂的鋼筆字,既反映了我在新聞戰線上兩年的工作歷程,更包含了年輕小伙為職業打拼的心路歷程。作為新聞戰線上的一名新人,對我來說,采訪是一件既興奮又緊張的事情,所以我會盡量把準備工作做到最好。
2013年兩會這天,是我第一次出鏡,印象卻非常深刻。當時根據報道的需要,選擇在會議之前的幾分鐘進行采訪。當時所有領導已基本就位,自己的心情忐忑、緊張、興奮,有點不知所措,總擔心言語出錯,害怕鬧出笑話。我記得當時就拿著采訪本,在會場門口不停地走來走去,嘴里一直默念著待會兒要出鏡的內容,在主任的鼓勵下,好在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在接下來的出鏡中一遍、二遍,最后終于圓滿完成了,并得到領導的肯定。這就是我第一次獨自出鏡,覺得收獲很大。
記得在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聽同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觀摩活動中,由于現場人群多,我們的一位同事為了搶機位,在爬臺階時不慎把褲子撕破,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到這位記者身上,但是,我們的這位同志卻始終舉著攝像機繼續的工作。還有今年夏季,臺里接到緊急任務,當時雨下得特別大,路面非常濕滑,而我們的一位年輕記者接到任務后,馬上背起攝像機,騎著電動車就急忙趕往拍攝點,在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不慎摔倒,把人甩出好幾米遠,渾身是泥,腿也摔傷了,但這位記者忍著疼痛繼續趕往工作地點。工作就是命令,任務就是天職,緊急情況下他只能選擇忘記自我。因為我們深深地知道,這就是我們的責任,這就是我們一線的新聞記者。
當我走上這個演講臺的時候,腦海中浮想聯翩,想到了以前的幼稚,也看到了現在的進步。對于我們來說,選擇了做一名電視新聞人,就意味著選擇了匆忙,選擇了奔波,也選擇了辛苦。因為我們每天都會為選題、策劃、采訪、編輯、制作節目而忙碌,整個生活兩點一線,我們單身的想談戀愛,結婚的想照顧家庭,可這些有時都顧不上。但抱怨之后,我們依然會無怨無悔。沒有別的原因可以解釋,只是熱愛和執著,熱愛我們的新聞事業,執著我們的這份追求。
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人類而獻身。雖然說我們的事業是默默地,但她將永恒地存在,并發揮作用。”
做一名新聞人,是我曾經的夢想;做一個合格、優秀的新聞人,將是我為之奮斗終生的目標。為了新聞事業的發展,我愿意把這份職業的“情書”永遠寫下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文明駐馬店建設的過程中,發揮我們新聞人應有的作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畢生的力量!
責任編輯:lk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