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業協會:8家私募機構被認定失聯
摘要: 北京商報訊(記者 馬元月 蘇長春)中國基金業協會上月曾發布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試圖取得聯系,而日前已將其中8家私募機構正式納入失聯(異常)機構名單。在這8家機
北京商報訊(記者 馬元月 蘇長春)中國基金業協會上月曾發布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試圖取得聯系,而日前已將其中8家私募機構正式納入失聯(異常)機構名單。在這8家機構中,有多家公司早已被曝出產品無法兌付。
基金業協會官網日前顯示,這8家私募失聯(異常)機構分別為華天國泰(北京)資產管理公司、湖北奧信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幸匯財富(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銀河瑞盈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融坤瑞(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元寶盛(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洲海鴻潤(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萬弘基金管理(蘇州)有限公司。
據了解,早在11月23日,基金業協會網站公布了首批12家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名單,公告稱協會通過私募基金機構登記備案系統預留的號碼、電子郵件和短信等方式均無法與上述12家公司取得聯系,限這些公司于公告發出后5個工作日內與協會取得聯系,并回復相關情況說明,逾期則認定為“失聯(異常)”私募機構。
此外,列入失聯(異常)名單3個月之內未主動與協會聯系的,基金業協會將按照相關規定,將失聯(異常)情況記入相關機構誠信檔案,并報告證監會。眼下5個工作日早已過去,基金業協會將其中8家私募公司認定為失聯(異常)私募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報記者此前也對北京地區的9家失聯私募機構進行了調查,其中7家公司的辦公地已有新公司入駐,人去樓空。此外,基金業協會最新公示的8家失聯(異常)機構中,中元寶盛、華天國泰、銀河瑞盈、中融坤瑞、幸匯財富等多家公司早已出現產品無法兌付事件,并被媒體曝光。
基金業協會的一紙失聯私募名單也暴露出私募基金監管上的漏洞,為此監管層也一改往日對私募事后監管的原則,開始在行業準入上進行風險把控。基金業協會近日就《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在行業內征求意見。《辦法》對信息披露的內容、托管人復核義務、禁止性行為等做了詳細要求,并對基金募集期間、運行期間的信披做具體規定。理財分析師認為,隨著私募基金監管的進一步細化和加強,不規范私募未來會被淘汰。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