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股市暴富夢才能告別“割韭菜”
摘要: 我們當然需要正視A股的問題,但股市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是高風險、非理性的市場,未來需要完善制度,倒逼投資者破除一夜暴富的幻想,才有可能從根源上避免“割韭菜
我們當然需要正視A股的問題,但股市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是高風險、非理性的市場,未來需要完善制度,倒逼投資者破除一夜暴富的幻想,才有可能從根源上避免“割韭菜”成為現象。
2015年的A股市場宛若一部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感的超級大片。從千股漲停到千股跌停,從牛氣沖天到急速回落,清查場外配資、證券反腐、IPO暫停又重啟、注冊制提上日程,一幕幕都成為投資者悲喜交織的回憶。
但盡管6月中旬發生了股市大幅震蕩,可從全年來看,滬指12月30日的收盤點位3572.88還是比2014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點位3234.68上漲了10.4%。不過,有媒體最新的調查顯示,有27%的A股投資者今年虧損超過三成。“割韭菜”更是成為2015年度股市的熱詞。
“韭菜們”虧的錢哪里去了?當然是跟聰明錢跑了——該調查還顯示,還有7%的投資者盈利超過100%。我們完全可以大膽猜測一下,能做到業績翻番,這部分聰明的投資者應該有不少買了中小創,因為從指數來看,如果忽略股災以后觸底反彈的漲幅,從年初到今年6月的股市高點,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的漲幅都遠低于100%,只有創業板指數不僅翻番,而且漲幅達到了驚人的174%。
股市有泡沫盡人皆知,創業板更是投機者的天堂,這7%的盈利翻番的投資者因此并非價值投資者。實際上,入市的目的都是賺錢,虧損的散戶并不比精明的投機者在道德上更為高尚,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進行反思,一個市場中多數人虧損,原因在哪里?
首先,價值投資門檻高,多數人就不該進入股市。投機和投資并不是完全對立的,一個精明的投機者,很可能在熊市中也能成為一個價值投資者,即便在牛市出現泡沫的時候,他們也是講求安全邊際的,這類人被稱為“價值投機者”。單純的投機者可能精明,也可能足夠幸運,但總有失手的時候。反觀A股市場,投機者遍地,稱得上精明的可能并不多,價值投機者就更少了。實際上,作為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股市并不適合多數因賺錢效應而涌入、熱衷追漲殺跌的投資者。
其次,我國股市在定位上重融資、輕回報,有明顯的政策市導向。在投資者保護上的無力,令A股市場一直廣受詬病,追根溯源,這依然是由A股重融資、輕回報的定位決定的,而融資需要催生了政策市。去年以來到今年6月的短暫牛市,一度被稱為改革牛市,甚至國家牛市。政策市向投資者發出的是錯誤的信號,很容易令投資者對股市的走向產生基于政策的預判,而忽視市場本身的規律和風險,也令一些缺乏投資素養的散戶盲目入市。
不過,我們大可不必夸大A股市場存在的問題。縱觀全球股市,離內地最近的香港股市以規范著稱,但也難逃老千橫行的惡名,以致有投資者稱港股再便宜也不敢買。美國股市的游戲規則很公正,但利用高頻交易等技術手段進行投機交易的現象也讓監管機構頭疼不已。
我們當然需要正視A股的問題,尤其是投資者保護的問題,同時也需要明白,股票市場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是高風險、非理性的市場。從監管者的角度來講,使股民正視股市風險的最好方式是完善制度,倒逼投資者破除對政策市的迷信,破除一夜暴富的幻想,才有可能從根源上避免“割韭菜”成為現象。
□楊國英(經觀智庫研究員)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