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聯璧 雅俗共賞
——序王中州新著《詩詠五千年》
摘要:□ 徐則挺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且文化賡續從未中斷的國度,大多數中國人往往帶著與生俱來的歷史感。中國又是一個推崇詩歌的國度,幾乎人人都有過詩情蕩漾的歲
□ 徐則挺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且文化賡續從未中斷的國度,大多數中國人往往帶著與生俱來的歷史感。中國又是一個推崇詩歌的國度,幾乎人人都有過詩情蕩漾的歲月,更有為數可觀的國人,會把濃重的詩情一直保持到晚年,吊古詠今,樂此不疲。所以,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膾炙人口的詠史詩。自東漢班固立體《詠史》首開先河,經西晉左思《詠史八首》名噪天下,至歷代騷客詠史佳作迭出。可以說,詠史詩是中國詩歌寶庫中一個重要的,含蘊深厚、廣受青睞的品種。王中州先生對詠史詩素有喜好,徜徉其間久矣!從青年時代起,他就博覽史書典籍,常常有感而發。如收入本書的《韓非入秦》一首,就是作者18歲時所作。正所謂:“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胸次磊落,灑然流詠,音韻頓挫,語無虛飾。或許正因為這個緣故,中州先生發現,智慧的歷史老人竟然百密一疏,出現了一個不小的疏忽——中國出版史上,至今沒有推出一部集大成、有系統的詠史詩。思忖之下,王中州先生決定有所行動。早在2011年,王中州先生就向我談起他醞釀中的“詩詠中華史”的創作計劃。不過,那時的計劃是300多首。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卷帙,其規模有所擴展,共有555首,真大觀也!《詩詠五千年》以詩入史,以史入詩,填補了中國圖書出版界虛席既久的一項空白,彌補了中國詠史詩以散兵游勇而流衍千年的缺憾。厥功著焉,善莫大焉!
《詩詠五千年》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作者在詩歌、歷史這兩個領域學力兼備、造詣雙工。在這里,歷史之于詩歌,無疑是一塊肥美的沃土,讓詩神甘之如飴,如醉如癡,靈感勃發;詩歌之于歷史,無疑是一雙矯健的翅膀,讓史仙長空展翼,法力倍增,縱情翱翔。王中州筆鋒所及,上起炎黃融合,中華文明開汗青;下迄鐘山風雨,百萬雄師過大江,幾乎評說了數千年間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大事件和人物。隨意拈出一首,皆赫赫有名、繪影傳神、言簡意賅、意趣斐然;單篇獨立成章,全書排列有序。因此,《詩詠五千年》無意中成為中國通史的一個簡明讀本,國史掌故的一座大觀園,又是進一步研讀國史的一根拐杖。
《詩詠五千年》第二個值得點贊之處,是熔藝術性、知識性于一爐,實現了藝術與教化的有機結合,以讀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傳播中國經典文化,成就了一部優秀的社會科學普及讀物,是各類教育機構開展藝術教育、歷史教育不可多得的輔助教材,其文化傳播效益將未可限量。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