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鐵計劃提速成都飆重慶58分鐘
摘要:原標題:成渝高鐵計劃提速 成都飆重慶 58 分鐘 成渝高鐵通車,內江虹吸效應明顯 蘭自濤攝 成渝高鐵通車,萬眾期待 蘭自濤 攝 引來川南客 留住內江人 去年12月2
成渝高鐵通車,內江虹吸效應明顯 蘭自濤攝
成渝高鐵通車,萬眾期待 蘭自濤 攝
引來川南客 留住內江人
去年12月26日上午9點07分,成渝高鐵首班G8508次列車從重慶出發,途徑內江開往成都,這標志著成渝兩地人民期待已久的成渝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1月26日,成渝高鐵通車剛好一個月,資中北站、內江北站、隆昌北站人氣漸旺,內江三站如今正面臨著春運大考。面對成渝高鐵帶來的“溢出效應未現,虹吸效應明顯”的問題,來自內江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首次提出“增加停靠內江班次、加大對高鐵沿線城市的統籌規劃”等建議。
今年提速成渝高鐵最快58分鐘跑全程
從12月26日到1月26日,剛好一個月,成渝高鐵接連迎接元旦小長假、春運大考。
成渝高鐵川內的6個站點,有一半分布在內江。1月24日,春運首日,內江北站當日輸送旅客量就遠遠超過了平時的旅客量。從1月初的數據來看,內江北站日均輸送旅客在4500—4700人次,而春運首日,比平時多出了1000多的旅客量,輸送接近6000人次。除了輸送旅客數量增加許多以外,24日,內江北站客流量突破了萬人大關。
作為成渝同城化的重大項目,成渝高鐵去年底通車之后,極大地方便了兩地市民的往來。與此同時,很多人反映,高鐵通車后速度慢,與想象中有差距。“成渝高鐵運行時間較長,速度提不上去。主要是部分線路在調整,以及重慶北站建設還在完善。”1月25日,參加內江代表團討論時,省人大代表、省發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今年內計劃成渝高鐵提速,最快58分鐘成都飆攏重慶。
虹吸效應高鐵引來川南客卻帶走本地人
成渝高鐵通車以來,往來的人多了,尤其是附近市、縣的市民,都到內江來換乘,直通成渝。
“從內江北站一月的數據來看,去成都的內江人多了,常常周末一票難求。”1月26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內江市副市長陳朗說,看到機遇的同時,還要看到挑戰。從目前看,成渝高鐵給內江帶來的“虹吸效應”明顯,“溢出效應”還未表現出來。
陳朗特別提到,成渝高鐵通車以來,內江首先受到沖擊的是商業,現有的商場銷售下滑。再看看其他高鐵城市,例如成都錦江區,高鐵開通后,他們還出臺了專門的促銷政策,來吸引高鐵沿線的市民前去消費。
“對餐飲旅游的沖擊也存在,主要是內江在這方面而言發展滯后。”陳朗說,現在高鐵通了,如何讓游客留下來,住下來,完全靠內江面、內江魚是不夠的,我們沒有好的旅游產品吸引他們。“本來是吸引外地人來內江,反過來內江人卻被吸走了。很多人當天來內江,當天就坐高鐵離開。”
錯位發展建議省上統籌規劃高鐵沿線城市
“現階段,高鐵開通后,內江面臨的挑戰大于機遇。”為此,陳朗建議內江要立足高鐵,加大相關配套的發展,也希望省上加強對高鐵經濟的統籌、規劃、引導,擴大同城效應,更早形成高鐵產業帶,發揮各自優勢。這樣也減少了成都對土地要素的依賴,今后可以做到更多地發展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保持成都平原現有的田園風光,把生產配套基地放在內江等沿線高鐵城市,實現錯位發展,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
今年80多歲的邱笑秋,是年齡最大的省人大代表,他在素有“大千故里 書畫之鄉”的內江工作生活了近40年。談到成渝高鐵給內江帶來的沖擊時,他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見,認為內江不缺美景,只是沒有打造好。
邱笑秋建議,內江要大力發展旅游,尤其是要打造好陡坎瀑布、旮旯溝,把陡坎瀑布打造成川南城市群第一瀑,還要進一步開拓思路和眼界,打造好大千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大千故里、書畫之鄉”城市美譽度。/同步播報/
呼吁增加成渝高鐵內江境內停靠車次
成渝高鐵通車后,很多內江人反映班次太少。記者了解到,根據成都鐵路局近期公布的2016年成渝高鐵開行計劃,成渝高鐵開行32對G字頭列車。其中,從成都往重慶方向在內江北站停靠8個班次,在資中北站停靠6個班次,在隆昌北站停靠5個班次;從重慶開往成都方向內江北站停靠8個班次,在資中北站停靠5個班次,在隆昌北站停靠4個班次。
旅客主要反映在提供快捷往來成渝兩地的同時,動車在內江和資中、隆昌站經停車次還顯得偏少,尤其在早高峰黃金時間段從成渝兩地往來內江北站無合適班次,出行不便。
省政協委員、內江市政協副主席何兵針對內江市民集中反映的成渝高鐵運行,尤其是早高峰黃金時間段從成渝兩地往來內江北站無合適班次,出行不便的問題,提出了《關于增加成渝高鐵內江境內停靠車次的建議》,希望有關方面對成渝客專動車開行計劃作進一步優化,重點考慮旅客在不同時段的出行需求,增加內江北站始發班次數,增加內江北站、資中北站、隆昌北站經停班次數。同時,推動成都18號地鐵線延伸線與成渝高鐵資陽北站實現無縫對接,這既可方便資陽(雁江、樂至)、資中、內江、隆昌、永川等地及周邊人群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乘機,又可增加成渝高鐵的營運收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羅尹)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華西都市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