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
摘要: 西平古為柏子國,我國流傳久遠的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故事,就發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在歷代的《西平縣志》《重修汝寧府志》《河南通志》等方志中,都可看到“
西平古為柏子國,我國流傳久遠的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故事,就發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在歷代的《西平縣志》《重修汝寧府志》《河南通志》等方志中,都可看到“仙女池在縣東南十五里仙女鋪北,徐魏莊南,相傳董永遇仙女于此,故名。”董永墓“在縣城東十里仙女池畔”的記載。
以民間傳說和方志的記載按圖索驥,雖然歷經歲月的滄桑,但在西平縣城東南
千百年來,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在西平這塊土地上流傳,深深影響到這里的民風民俗。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仙女鋪一帶,年年有七月節廟會,青年男女到廟會上香許愿,盛況空前。西平的大銅器曲牌《七仙女》,就表現了董永與七仙女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當地老百姓辦喪事經過仙女廟不得停止,以示尊敬。
由于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影響深遠,與故事相關的仙女池畔的梳妝臺舊時被列為西平的八景之一。臺在仙女池岸西南,據傳高丈余,闊三十二步,被冠名為“妝臺野云”,留下了許多官宦士子,文人墨客的題詠詞章。如清代西平縣令沈棻游梳妝臺時寫道:“贈佩天邊杳,支機石上分?;呐_銜晚照,滿眼散秋云。澗蝶銷紅粉,山花掩翠裙。孝思如可問,吾意一逢君。”明朝官至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西平籍人士王誥則題詩道:“荒臺岑嵂拂云蒙,倒影仙池半插空。妝鏡凝輝虛夜月,機絲曳練易秋風。真棲洛浦成塵度,孝感天臺有路通。流水行云余幾許,杳然人世隔玄宮。”
如今,當地政府出臺全面搶救、修復、重建仙女池一系列文物古跡的規劃,將其作為一個文化產業項目強力開發。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3000萬元,恢復仙女池原貌,修復梳妝臺、仙女鋪、仙女廟,修葺董永墓、磕鞋冢等地面文物,建設充分展示農耕時代生活風貌的民俗文化村。
2007年2月,該傳說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徐佳瑞 輯自市政協文史委《天中記憶·文化卷》)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