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融余額降至8700億市場底部猜想浮現
摘要: 春節前最后一周,A股呈現弱勢反彈格局,行業板塊普漲。不過兩融市場持續低迷,兩融余額連續3個交易日下滑跌至8717億元,凸顯融資客謹慎情緒。不過,隨著兩融余額跌破90
春節前最后一周,A股呈現弱勢反彈格局,行業板塊普漲。不過兩融市場持續低迷,兩融余額連續3個交易日下滑跌至8717億元,凸顯融資客謹慎情緒。不過,隨著兩融余額跌破9000億元,回落至上一輪牛市啟動初期(2014年12月)的規模,業內普遍認為市場或已臨近階段性底部。
自2015年12月31日以來,兩融規模經歷了一波22連降,2月1日,兩融余額時隔13個多月后再次回落至9000億元下方,首次刷新去年9月30日以來階段低點。
兩融余額在跌破9000億元之后下降速度放緩,2月2日更是微幅增長,終結了兩融余額的22連降。2月3日、2月4日,兩融規模下降幅度分別為0.6%和0.49%。不過,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2月5日),兩融余額較上一交易日大幅下滑了186.4億元,降幅為2.06%。
據同花順數據,截至2月5日,兩融余額報8717.45億元,創2014年12月3日以來新低水平。節前最后一交易日兩融投資者交易熱情大減,融資融券交易占A股成交比下降至6.59%。當日的融資買入額僅為238.51億元,再創階段新低,融資償還額則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長至423.09億元,融資凈償還額從前一交易日的43.75億元激增至184.58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節前市場有所企穩,但整體仍處弱市,投資者謹慎情緒依然濃厚。此外,A股股民有持幣過節的習慣,而且兩融交易有額外的利息費用,導致兩融投資者持股過節意愿更低。
不過,隨著兩融余額跌破9000億元,業內普遍認為市場或已臨近階段性底部。數據顯示,2015年6月至8月期間,伴隨著股市非理性下跌,兩融余額也快速下行,并在2015年9月30日觸底至9067億元,之后A股迎來一波反彈行情。
華融證券認為,作為情緒放大器,兩融余額連降充分折射出當前資金的避險情緒和謹慎態度,當下兩融余額已經跌破9000億元,階段性底部或已臨近。國金證券此前也預測,A股融資余額前一輪的高點出現在去年的12月25日,即1.2萬億元水平,預計融資余額回落至0.9萬億元至0.95萬億元附近,A股或有階段性的企穩。
分行業看,節前最后一周28個申萬一級行業全部遭遇融資凈償還,非銀金融以45.02億元的凈償還額排名居首,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化工等行業的凈償還額也超過20億元。
個股方面,節前最后一周遭凈償還過億元的個股有73只,其中,中信證券凈償還6.19億元,中國重工凈償還4.32億元,東方財富、中國平安也超過3億元。
數據顯示,兩市仍有47只個股受到融資客青睞,逆市獲得融資凈買入,其中28只個股凈買入過千萬元。金地集團凈買入金額高達11.61億元,連續數周成為最受青睞的個股。此外,民生銀行、海通證券凈買入額也超過億元關口,分別為4.11億元和1.52億元,東軟集團、譽衡藥業、力帆股份、青島海爾、天海投資、中珠控股、高鴻股份、宜華木業凈買入額超過3000萬元。
中天證券表示,春節期間海外股市大幅動蕩,市場對于全球經濟衰退甚至危機的擔心也在不斷上升,這對于A股市場具有一定的不利影響,兩融余額不排除繼續下行的可能。但投資者也應該看到一些有利的方面,如美聯儲主席暗示升息周期可能放緩、央行行長周小川表態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等。總體看,節后市場維持弱勢震蕩的可能性較大,投資者在操作上依然要控制好倉位。
國元證券認為,A股在春節之后,經過短暫的風險繼續釋放后,企穩走好的概率在增加。可以利用可能出現的下跌時機加大倉位,投資的方向一個是新經濟概念,另一個是資源股,特別是貴金屬。
中投證券也表示,由海外市場動蕩誘發A股進一步調整的壓力并不大,A股被動調整或帶來低位建倉的機會,在人民幣貶值減壓背景下,可等待悲觀投資情緒緩解,博弈一定幅度的階段反彈。(記者 賴少華)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