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猴年開市不補跌 五因素促低開高走
摘要: IC/供圖 猴年開市低開高走滬指小幅下跌0.63%創業板指收漲近1% 周一,A股迎來春節后首個交易日,滬指早盤大幅低開2.84%,之后受黃金、航天軍工、醫藥、虛擬現實、量子
IC/供圖 猴年開市低開高走滬指小幅下跌0.63%創業板指收漲近1%
周一,A股迎來春節后首個交易日,滬指早盤大幅低開2.84%,之后受黃金、航天軍工、醫藥、虛擬現實、量子通信、網絡彩票等熱門板塊回暖帶動,市場走出企穩回升,低開高走行情,最終滬指收盤僅是小幅下跌0.63%,報2747.26點;深成指表現稍強,以平盤報收,創業板指則收漲近1%。
行業板塊方面,有色金屬行業漲幅最高,上漲3.88%;電子、醫藥生物和輕工制造行業的漲幅位居第二、三、四名,分別上漲0.95%、0.85%和0.45%。而17個下跌的行業中,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建筑裝飾和鋼鐵行業的跌幅均超過了1%。概念板塊方面,黃金珠寶和網絡彩票概念漲幅突出,分別上漲6.03%和2.61%。此外,蘋果指數、IP流量變現、抗癌和生物識別指數的漲幅也均超過了1.6%。
盤面上,受益于國際市場金價大漲,黃金股集體飆升,中金黃金、山東黃金、紫金礦業等8只黃金股集體漲停。
而受益于節前美元指數的大跌,有色板塊整體表現強勁。有色金屬行業漲幅最高,上漲3.88%;電子、醫藥生物和輕工制造行業的漲幅位居第二、三、四名,分別上漲0.95%、0.85%和0.45%。
技術上,5日均線在上,10日均線在下,兩線距離較近,趨勢放大。大盤的階段性方向仍然以上攻為主;量走勢上,多頭線方向向上,速率較快,空頭線方向平行向前。量走勢顯示,大盤的階段性方向以上攻為主。以當前行情規律看,大盤要想保持階段性上攻,后市還是需要放量上攻,否則還是有可能反復。只是保持階段性上攻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這種走勢釋放出什么信號呢?綜上分析,A股果然沒有出現大多數人預期中的補跌,反而表現頑強,有五大因素促成了A股低開高走的行情。
一、外圍股市影響降低。大盤探底回升釋放了A股受外圍市場影響級別較小的信號,反映了A股的個性。2016年的第一個月,滬指暴跌22.65%。而同期標普500指數下跌5.1%,歐洲股市下跌逾6%,日本股市下跌超7%,雖然同樣慘淡,但遠低于A股1月跌幅。A股市場相比最高點已經接近“腰斬”,恐慌情緒已經得到較大的釋放;而外圍股市相比此前牛市的最高點普遍下跌了20%左右。未來A股率先全球觸底反彈,并不感到意外。
二、資金逐漸回流市場。昨日在大盤低開后紛紛抄底,資金凈涌入242億,A股獨立外圍股市止跌回升,如此強勢特征確實鞏固了2638點一帶的底部區域。主力資金周一凈流入47億。主力資金先后回流軟件服務、房地產、量子通信、有色金屬、鋰電池、航天軍工、醫藥、軟件服務、虛擬現實等板塊。而春節前1周,2月1日至5日滬股通凈流出28.2億元;截至2月4日,融資余額8884億元,相比此前一周末減少186億元,兩融融資/自由流通市值比重下降至5.4%。春節后開市主力資金謹慎觀望情緒似乎開始好轉,正逐漸向市場回流。春節后一個月,市場活躍度將會明顯增加。后市仍需特別留意主力資金回流的力度和持續性。
三、兩會政策預期升溫。2月開始進入“兩會”前的維穩時期,對于行情的企穩回升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兩會期間,將出臺“十三五規劃”,對所涉及的相關板塊和熱點有一個刺激作用。特別是有關新興產業。關注兩會相關的板塊機會,重點是新興產業投資機會,建議關注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智能制造、健康養老、節能環保、新材料、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其中智能制造關注機器人、集成電路、3D打印、無人機等。同時建議關注地方國企改革、京津冀一體化、地下綜合管廊等主題投資機會。
四、人民幣匯率改革與穩定并舉。2月15日,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上調逼近6.51,較節前收盤價高577點。業界認為,受益于近日央行表態釋放央行出手穩定人民幣匯率信號。據財新雜志周六發表的一則專訪,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當前中國國際收支狀況良好,跨境資本流動處于正常區間。事實上,央行1月至春節前釋放近2萬億流動性。業界預期人民幣近期料持穩,甚至有所升值。未來若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將與其他貨幣一道兌美元貶值。若中國資本外流規模過大(如流出規模接近每月1000億美元),央行會通過干預來穩定人民幣匯率。
五、創業板領漲。昨日盤面熱點,除黃金、稀缺資源外,其余走勢強勁的個股幾乎清一色為中小創股票,屬于全息概念、維生素、量子通信、虛擬現實、衛星導航等板塊。昨日創業板上漲0.95%,中小板上漲0.03%,其中,電子、醫藥生物和輕工制造行業的漲幅居前,分別上漲0.95%、0.85%和0.45%。后市反彈強弱,創業板仍是風向標。(記者 湯亞平)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