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型基金火爆發行帶來的基金供給思考
摘要: 長期以來,證券市場由于缺乏推動基金管理和運作能力提升的做空機制,尤其是面臨證券市場系統性風險時的T+0等證券交易模式,而使股票型基金的創新面臨尷尬:一旦證券市場
長期以來,證券市場由于缺乏推動基金管理和運作能力提升的做空機制,尤其是面臨證券市場系統性風險時的T+0等證券交易模式,而使股票型基金的創新面臨尷尬:一旦證券市場好轉,股票型基金的發行數量和募集規模都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一旦證券市場行情轉淡,隨之而來的股票型基金產品的業績不佳,導致規模下降,從而影響股票型基金的發行。這種基金發行的模式,直接導致了基金產品的同質化發行,而無法有效解決股票型基金在管理和運作過程中伴隨證券市場漲跌共震現象。
在市場整體低迷不振的大背景下,投資者的保本意識漸濃,推動了保本型基金產品的火爆發行。據媒體披露,2015年12月以來新成立的保本基金數量已經達到了31只(A、B類分開計算),募集規模達到705.79億元,掀起了一波基金發行小高潮,引起了投資者廣泛關注。
其實,保本型基金也不是保賺不賠,更不是沒有虧損的經歷。但投資者是不是真正明白了保本型基金真正的管理和運作機理,了解保本型基金保本的真正含義,尤其是保本的前提條件及相關背景,都是需要投資者在眾多類型基金產品選擇過程中注意的。
但投資者只把握保本型基金,只有在認購期購買,持滿三年避險期,才能夠保證本金安全的選擇思路,是不全面的。投資者由選擇股票型基金而轉向保本型基金,雖然是一種結合市場環境變化的理性選擇,但本質是目前基金行業的基金產品供給不足造成的。
長期以來,證券市場由于缺乏推動基金管理和運作能力提升的做空機制,尤其是面臨證券市場系統性風險時的T+0等證券交易模式,而使股票型基金的創新面臨尷尬:一旦證券市場好轉,股票型基金的發行數量和募集規模都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一旦證券市場行情轉淡,隨之而來的股票型基金產品的業績不佳,導致規模下降,從而影響股票型基金的發行。這種基金發行的模式,直接導致了基金產品的同質化發行,而無法有效解決股票型基金在管理和運作過程中伴隨證券市場漲跌共震現象,是目前困擾基金行業發展的瓶頸所在,也是基金投資者跟風投資基金,及進行短期凈值投機操作的根源所在。
保本型基金的火爆發行,恰恰是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發生變化的縮影所在。但這種變化,并不是由于完善的基金產品體系,尤其是應對證券市場行情波動的管理能力所在,而是一種被動的投資者投資目標和方向變化,也是導致證券市場不穩定,尤其是投資者盲目跟風投資的原因所在。
可見,改變證券市場現有的投資者資金變化情況,不斷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還需要通過加大基金行業的資源改革,增加基金產品的有效供給,避免重復性的資源運用,克服無效供給,降低同質化發行,尤其是要避免被動式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而應當是建立滿足投資者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的機制和操作模式,尤其是要通過大力開發和設計各類金融衍生產品工具,及鼓勵基金以分享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基金盈利模式,從而改變基金依賴賺取股票價差的單一模式,從而建立穩定性盈利環境,滿足投資者投資需求同時,促進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分析保本型基金的管理和運作機理,了解其持倉狀況,主要投資品種仍然是股票。投資者為什么要棄股票型基金選擇保本型基金,基金管理人為什么不能夠發行滿足投資者保本需求的股票型基金呢?這都是基金供給改革中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通過這種思考,將會給我們更多的反思和總結,究竟應當探索一種什么樣的基金產品供給體系,才能夠真正滿足投資者的個性化、特色化和差異化需求。
目前的基金產品類型豐富,產品眾多,但這些基金產品應當在同一市場存在,且能夠滿足不同投資興趣和偏好的投資者需求才行。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起到資產配置作用,避免集中持有一種類型基金產品而產生集中投資風險。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基金產品的規模性流動,尤其是不同類型基金產品的輪動轉換,恰恰說明了基金在財富管理和運作過程中的資金不理性投資行為,也是引起證券市場波動的原因所在,更不利于推動基金行業規模的穩定增長。
筆者認為,建立于滿足投資者個性化、特色化、差異化為導向的基金產品體系,不是扎堆發行一種類型基金產品,而應當是對于各類基金產品管理和運作模式,尤其是盈利手段的創新。只有在同類型基金產品上做好差異化供給,不斷提升滿足投資者資金保本增值需求的各項基金產品體系改革,才能夠真正形成促進基金行業發展的產品格局,不斷完善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產品體系,從而滿足投資者的基金產品需求,從而完成“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使命,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基金行業發展。
當然,有基金產品的供給改革,還應當加快基金產品的優勝劣汰機制建設,使長期業績不佳的基金產品,尤其是管理和運作成本較高的迷你基金產品,盡管退出市場,從而起到調整和優化基金產品資源作用。只有加強基金產品的結構性改革,在立足管理和運作好基金產品業績,在提升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作基金產品能力上下功夫,才能夠真正避免投資者在不同類型基金產品之間的頻繁變化和轉移,才能夠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配置體系,才是對于“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最好理財實踐。只有這樣,投資者才不會只依賴選擇保本型基金而應對基金下跌措施,而是在堅持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基礎上,在遵循良好盈利模式前提下,通過長期持有股票型基金,同樣可以實現最終的理財目標,才是最積極最有效的基金產品資源供給管理,基金行業的財富管理形象才能夠得到逐步樹立。(蘭波 作者系資深市場評論人)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