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紅的“筆墨人生”
摘要:為弘揚國粹愿干“傻”事——張道紅的“筆墨人生”□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張道紅在認真向學員示范。 張道紅在指導學員練習書法。“
為弘揚國粹愿干“傻”事
——張道紅的“筆墨人生”
□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張道紅在認真向學員示范。
張道紅在指導學員練習書法。
“書法是我們的國粹,我希望能培養出更多喜歡書法的學生,讓我們的國粹傳播下去。為此,我堅持做了近30年的公益,有人說我傻,可是,我就是愿意這樣一‘傻’到底。”張道紅說。
1月26日,冬日里難得的一個好天氣,陽光明媚。上蔡縣文化館的一個書法培訓班里,伴隨著陣陣墨香和爽朗的笑聲,幾位白發老者正在一筆一畫地臨摹著。書法培訓老師張道紅躬身查看,逐個指點,有時干脆手把手教。
“練習書法可以修身養性,練字的過程還能學到很多國學知識。”張道紅說著,隨意拿出一只毛筆走到書桌前。只見他筆走龍蛇,讓不懂書法的記者瞬間如坐竹林沐清風。一幅字畢,他開始向記者談起自己的“筆墨人生”。
辛勤耕耘
“我生長在農村,父母不識字。 1981年輟學后,我就和家里年長的鄉親一起編篩子賣,還到磚場做苦力,為了掙錢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1984年,我有了到北京總參當兵的機會。我很珍惜這個機會,領導吩咐的活兒我總是搶著干。”張道紅說。
交談中,張道紅令記者感到很親切。這親切,應該是源于張道紅身上那種儒雅之氣、淳樸之心、率真之性。張道紅的努力得到了旅長的青睞。有一天,旅長問張道紅愿不愿意參加部隊舉辦的書法培訓班,張道紅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興奮得幾夜沒合眼。
在書法培訓班脫產學習的3個月里,張道紅每天休息不足5個小時,一直站著練字。3個月后,張道紅被評為總參謀部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他的作品在總參下屬部隊巡回展出。因為字寫得好,張道紅被調到旅司令部任文書。
因為工作,練習書法成為張道紅生活的一部分。后來,張道紅參加了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和中國書協學員培訓班。“上函授學校的3年里,我每周五都要從北京市昌平縣南口鎮乘車到天壇公園。舍不得住旅館,我就睡公廁、火車站、地鐵,一包方便面一瓶水能撐一天。沒有課的時候,我就天天練書法,還把不懂的、把握不好的問題一起打包,下課后請教老師。記得當時,我是培訓班里問題最多的學生。”張道紅說,“我的起點低,不努力哪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3年,在中國書協和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舉辦的“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全軍書法大賽”中,張道紅的作品榮獲三等獎,并在民族文化宮展覽。他先后與中國書協顧問李鐸、中國書協理事張榮慶、《解放軍畫報》編審李力生、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吳傳麟等書畫界名人成了忘年交。
回到家鄉,傳道授業
“記得有一年探親回來,正趕上上蔡縣文化館新館建成后舉行上蔡縣十青年書法聯展,我專門跑去看了展出的作品,真的佩服這些書法家雄厚的實力。我當時就萌生了轉業回來和大家一起學習的念頭。”張道紅說,1998年,服完兵役轉業之際,北京的幾位書友力挽他在首都書畫界共創一片天地,但他認為家鄉上蔡縣歷史悠久、文化味濃,有適合自己成長的環境。他婉拒了朋友的好意,毅然回到家鄉,在縣文化館從事自己酷愛的書法事業,并把自己的書室題名為“無為齋”。
采訪當日,正逢“無為齋”里一群老年學生在上課。記者看到,張道紅的書法培訓班里掛滿了書法作品。20多平方米大小的書法室里坐滿了喜歡書法的老年人。62歲的學生張四亭告訴記者,雖然他們這群老年人都是免費來學習的,但張道紅沒少花心思:找教材,摸清每個人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教他們練不同的字體。
記者了解到,學習書法的老年人起初大多數是來湊熱鬧的,但學習一段時間后,都感到收獲不小。有的說練練字對自己有好處,比打麻將要好多了;有的說最大的收獲是加強了自己的文化修養;有的說寫的時候就會想到我國古老的文字以及文字演變的歷史。
如今,書法班的學員越來越多,空閑的時候,大家都愛去學習,既陶冶了情操,又增添了樂趣。張道紅說:“能夠讓周圍更多的人接觸書法、了解書法,并最終愛上書法,是一件讓我高興的事。希望老年朋友們能夠在練習書法中感受中國書法藝術的魅力。”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張道紅極為推崇古人“德乃立身之本”、“書品如人品”的說法,注重“正心”、“誠意”、“修身”。張道紅潛心攻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經典古籍,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游歷祖國的名山大川、歷史遺存,開闊胸襟。在藝術創作方面,篆、隸、楷、行、草,他均有涉獵,五體皆能,尤其擅長魏碑。張道紅追求碑帖融合,書風剛健、大氣。這恰如其人品,他為人謙遜、淳樸、厚道。
近年來,張道紅的書法作品在全國各級書賽中數十次獲獎,曾展在國家美術館、國家博物館、勞動人民文化宮、民族文化宮及東南亞部分國家和地區展出,他的傳記和作品入選《全軍書法篆刻作品集》等。他先后成為北京市書協會員、河南省書協會員、中華詩詞研究會會員。
2004年,張道紅被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授予“當代優秀藝術家”榮譽稱號。
“癡人”無悔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字寫得好,我一直都在學習中。我希望把自己在學習中摸索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的人。” 張道紅告訴記者,“在傳統書法中握筆是最基礎的,現在的孩子們握筆姿勢都不會。回顧中國現代書法史,自從出現硬筆書寫工具以來,軟筆便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到了上世紀末,隨著電腦普及及手機的廣泛使用,硬筆書寫工具漸漸被人們忽視,特別是80后、90后、00后,更不愿握筆。究其原因,是書法的普及出了問題。所以,我決心做的唯一的事,就是普及書法。”
“無為齋”從1998年成立至今,一直面向全市免費開辦暑期培訓班。
張道紅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他已舉辦了不同類型的書法公益培訓30余期,參加培訓或受益人員近萬人,涉及在校大中小學生、學校老師、退休老人等。
常有人說張道紅傻,勸張道紅別再免費開辦書法培訓班。每每此時,張道紅總是報以微笑。
張道紅說:“學生的進步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雖然沒有收入,但只要大家學有所得,便足可慰我心。練習書法是一輩子的修為,我培養學生就是想將我們的國粹傳播下去。為了弘揚國粹,我會一‘傻’到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張道紅在“無為齋”里有了大作為,這作為不僅包含他獲得的諸多榮譽,還包含他潛心書法研究和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張道紅的“無為齋”培養的學生中有數百人在全國各級書法比賽、展覽中榮獲大獎。全省示范性高中——上蔡一高特聘他為書法專業課教師。
10余年間,在“無為齋”經過書法專業考前培訓的學生,有近500人相繼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藝術學院、中國蘭亭書法學院等國內名校。其中有8人取得中書協會員資格、23人取得碩士學位、1人取得博士學位。另外,河南清麗裝修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還專門為他設置了書法工作室。2002年,他被文化部授予書法教學“伯樂獎”榮譽稱號;2006年又被中國書法研究院授予“全國優秀書法教師”榮譽稱號。
張道紅的行為得到了上蔡縣領導及書法愛好者的一致好評。
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孟云飛對張道紅這樣評價:“孫過庭《書譜》中說:‘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后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道紅兄常謙言希望自己能人書俱老。但在我看來,道紅兄現在是人未老書已老。其書老到、老辣、老練,老而樸、老而厚、老而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