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面試題目不斷出新 考生問考官 國考也“互動”
摘要: 國家公務員考試的面試正在進行,而北京市公考的面試也將在下月1日至5日啟動。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了解到,今年的國考面試除了首次明確必須全程錄音或錄像之外,以往考官
國家公務員考試的面試正在進行,而北京市公考的面試也將在下月1日至5日啟動。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了解到,今年的國考面試除了首次明確必須全程錄音或錄像之外,以往考官出題、考生答題的單一模式也被打破,首次出現了互動題,即考生可以就關鍵點向考官提問再據此決定答案。
目前,一些進入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名單的考生陸續接到面試的短信通知。 “從去年開始,部分國考的面試題由4道增至5道,且題目也比較長,這就對考生聽題、記題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華圖教育公考輔導專家張艷珍表示,國考的面試題越來越注重對考生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同時題目也愈發新穎,像給出漫畫、給出故事寓言、給出幾個沖突事件進行排序等等。
據張艷珍介紹,在剛剛完成的科技部面試中,首次出現了考生與考官的互動題。科技部的考題如下:有A、B兩個高新區,要選擇其中之一作為示范基地,給出了高新區的基本條件,也列出示范基地的基本條件。在答題過程中,考生可以向考官發問,補充相關信息,之后再作出選擇。
“以往面試都只是考官出題、考生答題,像這種互動從未有過。這實際上增加了對考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考核。如果考生的提問切中要害,考官會給出關鍵提示點;但如果提問沒有價值,考官可不予作答。”張艷珍表示。
去年底,國家公務員局首次明確要求公務員招錄面試要全程錄像或錄音。對此,張艷珍指出,面對攝像或錄音設備,考生不必緊張,不必去找尋錄音或錄像設備。
另據了解,北京市公考面試將在下月1日至5日進行。華圖教育公考輔導專家張玉指出,北京市公考與國考的面試題,出題思路并不太一樣。北京市公考的面試題采用統一出題,不分招錄機關,每半天會更換一套考題。從2013年下半年補錄開始,面試的每套考題包括四類題,分為自我認知類、社會現象類、組織管理類、人際溝通類,少數還會加上應急應變和情景模擬類考題。
對于即將開始的京考面試會不會出現新題型,張玉表示京考歷來都是緊跟國考,題型出新是大勢所趨,“以前往往給考生設定一個身份,現在有些會在情景模擬中給出多個身份,讓考生自己選擇,應該引起考生的注意。”
相關新聞
高端面試培訓班收費近4萬元
面對公務員考試面試,相應的培訓班都進行了模擬面試培訓。北青報記者近日獨家探訪了某培訓機構的高端公考面試培訓班。
一走進培訓班,只見培訓學員四五人被分成一組,其中一人模擬為考生,其余充當“考官”。考生先是象征性敲門,得到許可后進門走到桌前,鞠躬、問好、報告考號,之后坐在“考官”對面。“考官”們從一本面試真題上選擇一套題目宣讀。考生記錄、思索、寫下回答要點然后作答。模擬結束后,一位“考官”拿著手機開始報數:你第一題思考時間是多少、答題用時多少;第二題答題時間是多少……總計用時多少。正當北青報記者感到詫異時,一直旁聽的輔導老師總結說:“總用時有點長,第二題的思考時間也過長,一定要注意把控時間,尤其是對于靠后面試的考生,總用時最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當然,面試靠前的考生可以盡可能充分表達觀點,16到18分鐘都可以。”
“思考時間過長,很容易引起考官對考生能力的質疑,越靠后的考生越要簡明扼要,否則考官很容易心生倦怠,打分會受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考生進行模擬演練,輔導老師的點評也更有針對性,如答題的思路不太符合公職人員身份,人際溝通題要分清主次矛盾,不要老是看著筆記答題,要與考官有眼神交流等等。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公考的面試培訓班從幾百元的串講班到幾萬元的協議班都有。所謂協議班,就是培訓機構與學員簽訂協議,如果面試未獲通過將全額退款,在這種協議班里應屆畢業生占多數。北青報記者采訪到一位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已經接到北京一中院的面試通知。她說,自己參加的這個培訓班收費3.98萬元,包括13天的全封閉培訓,以及后期的模擬面試訓練等內容。“13天的全封閉培訓,等于在極短的時間內系統性進行梳理,這可能是我自行備考兩個月都無法做到的。”在談到花幾萬元參加培訓班值不值時,她說:“沒通過會退錢的,要是通過了那就值了。”(文/本報記者 解麗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北京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