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對對碰·關注:農村教育:在同一片藍天下成長
摘要: 對話人: 甘肅積石山縣民族中學副校長馬雪花代表 蘭州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馬建蘋代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委員 師資不足,鄉村教師待遇
對話人:
甘肅積石山縣民族中學副校長馬雪花代表
蘭州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馬建蘋代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委員
師資不足,鄉村教師待遇較低
記者:扶貧先扶智,國家不斷加大農村教育扶持力度,農村教育現狀怎么樣?
馬雪花:拿我們縣來說,這些年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中小學辦學條件明顯好轉,孩子們有學上、上得起學的問題基本上解決了。但在民族地區和農村偏遠地區,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還存在,尤其是體育、音樂、美術及英語老師嚴重短缺。
馬建蘋:全國有330萬鄉村教師,占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數的1/4,但調研發現,農村優秀教師短缺問題依然嚴重,主要原因還是鄉村教師的待遇較低。
現在鄉村教師待遇如何?
馬雪花:加上各種津貼,縣里的鄉村中小學教師平均月收入3000多元。不少人長期工作在山高谷深、落后閉塞的地方,不僅生活條件差,而且評職稱也難。跟城市教師比起來,一般鄉村教師評個職稱要多花4—5年時間。
馬建蘋:農村教師待遇應該跟工作所在地的條件掛鉤,海拔越高、條件越艱苦,待遇應該越高。但現實情況是,邊遠地區教師在待遇、發展機會、社會交往等方面比不上城市,這樣很多人不愿留在農村,造成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短板。
加大對中西部和邊遠、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
記者:今后政策應該在哪些方面著力?
馬雪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邊遠、貧困地區傾斜力度。這讓我們感到很振奮。我認為,補農村教育短板,一方面要提高待遇,給鄉村教師更大的傾斜政策。另一方面要出臺措施,鼓勵師范院校定向培養大批鄉村教師。
馬建蘋:國家出臺了支持農村教育的一系列措施,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學生走進大學。他們中很多人都有鄉土情懷,接受完高等教育,選擇回報家鄉的比例相對較高,會提升農村教師水平。建議完善農村教師工資保障機制,盡快縮小城鄉待遇差別,另外,在公共性福利上有所傾斜,比如在技能培訓、職稱評定、工作環境等方面能有更多優惠政策,讓鄉村活躍著一大批優秀的教師,讓孩子們在同一片藍天下成長。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記者:如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孫潔:城鄉教育差距的背后,是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不平衡問題。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體制,造成農村醫療、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務方面的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靠投入,二靠制度。首先要加大農村投入,如果投入不足,覆蓋面就難以達到。另外,要推進相關體制的完善、改革,做好制度并軌,保障資源要素在城鄉之間的均衡配置,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應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合理調整中央和地方財力的分配關系,建立全國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按照統籌發展、重點突出的原則,提高農村基層公共服務水平,讓全體人民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