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發現百余古墓年代由戰國至明清
摘要: 工作人員正在現場勘測發掘。 通州工地胡各莊村委會南邊空地里發現的墓葬群。本版圖片/東方IC 通州發現百余古墓年代由戰國至明清 市文物局證實,5個月來已發現
工作人員正在現場勘測發掘。
通州工地胡各莊村委會南邊空地里發現的墓葬群。本版圖片/東方IC
通州發現百余古墓年代由戰國至明清
市文物局證實,5個月來已發現戰國至明清百余座墓葬等,出土有陶器、錢幣
昨天,有消息稱位于通州的北京行政副中心工地挖出了漢代墓葬群。對此,北京市文物局及通州區均證實發現古墓。市文物局稱,去年10月至今已發現百余墓葬窯址等,年代跨越戰國至明清。
新京報記者 溫薷 黃穎
官方證實出土了古代墓葬群
昨天,一組題為《北京行政副中心工地挖出了漢代墓葬群》的考古現場圖片在網上熱傳。圖片說明稱,拍攝時間為3月13日,通州工地胡各莊村委會南邊的空地里發現漢代墓葬群,工作人員正在現場勘測發掘。
“據考古人員講,從發現的一些瓷器來看是漢墓,有幾十座,從現場的情況來看,一些墓坑里的磚頭比較凌亂,懷疑這些墓葬被盜過。現場被綠色的防護網覆蓋著,保安值守,目前勘探和發掘工作還在繼續。”
從圖片上看,考古人員身著“北京考古”字樣的橙色和藍色背心,正在現場工作。背景建筑物中,可見“胡各莊村委會”及“通州區第三中學”等字樣。
昨天,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及通州區證實,該工地確實出土了古代墓葬群。目前,市文物局考古人員正在工地進行封閉式挖掘,現場管理嚴格,不準外人進入。
發現的墓葬多早年被盜
北京市文物局通報稱,自2015年10月以來,市文物部門根據有關法規,配合通州區潞城鎮基本建設項目,先期開展考古勘探工作。
截至目前,已發現戰國到明清的百余座墓葬、窯址、灰坑等。墓葬均為中小型磚室墓和土坑墓等平民墓葬,多早年被盜。考古工作者在發掘過程中出土有陶器、錢幣等文物,為研究北京東部地區歷史文化增加了一批新的資料。
據了解,通州行政辦公區建設地點,正是位于該區潞城鎮。作為建制史可溯至漢代的通州,地下文物資源可謂豐富,此前曾多次發現漢代的古墓。
相關人士稱,這次古墓的發現,是文物部門在例行的考古勘探中發現的。按照《文物保護法》,進行大型基本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行政部門組織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在工程范圍內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進行考古調查、勘探。
對于這些遺跡和文物將如何保護,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將會作出下一步說明。
■ 鏈接
通州曾發現貴族墓葬
2011年,在通州北關通惠河北岸拆遷區內發現了三座墓葬,附近還發現了兩口古井,以及一座古建筑的地基。通州文物管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座墓葬為漢代古墓。
2006年,在通州武夷花園二期工地,曾發現13座古墓組成的漢墓群。13座墓葬集中且排列整齊,可推斷是一個家族墓。
通州博物館原文物所所長周良曾表示,通州古城村村南曾發現二三百座漢朝的古墓,其中不乏貴族墓葬。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京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