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青年20年收藏萬冊小人書
摘要: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有著“連環畫情節”的李剛開始花費大量積蓄陸續收藏連環畫。二十多年過去了,其私人藏館內已收集了體裁豐富的兩萬冊連環畫,其中最小尺



中新網蘭州3月23日電 (崔琳 高瑩)1979年出生的李剛,有著濃厚的“連環畫情節”,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他開始花費大量積蓄收藏連環畫。二十多年過去了,他私人藏館內已收集了體裁豐富的兩萬冊連環畫,其中最小尺寸的僅有“手掌大”。
近日,中新網記者在李剛的連環畫藏館看到,古樸的木質書柜、墻體書架與玻璃柜臺上均整齊碼放著或以故事系列、或以年代區分的各類連環畫,似“藏書閣”般壯觀。
“蘊含中國‘50后’至‘80后’幾代人青春記憶的連環畫,又稱‘小人書’,是目前第五大收藏品。”李剛介紹,連環畫起源于漢代的連續性石版畫,而后演變為明清古典小說中的插圖,這是其雛形,直至新中國剛成立時,連環畫才作為掃除文盲的工具書廣泛推廣。
李剛解釋,所謂“掃盲”,是說連環畫不僅能供讀書人學習,也能供不識字的大人、小孩閱讀。中國傳統特色的連環畫題材包羅萬象、談古論今,畫工精美,里邊的人物栩栩如生,對于當時的民眾來說,翻閱連環畫如同在觀看電視連續劇。
“購買連環畫的顧客大致分為三種,即:具有懷舊情懷的人群、喜歡美術藝術的人群與收藏投資的人群。”李剛回憶,當年他工資掙到1000元的時候,就果斷拿出800元購買連環畫,僅留200元作為生活費。不過截至目前,當時投資的那些連環畫價格已然漲了50倍。
談及建立連環畫藏館的初衷,李剛坦言是想“以書會友”,喚醒大家對連環畫的特殊情感,為喜愛閱讀它的人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也為美術愛好者提供一些繪畫資料。
李剛說,作為收藏品,連環畫的“品相”越高價值越大。他隨手拿起一本水滸傳《鬧華山》告訴記者,“品相”上乘,首先是指連環畫還沒有被翻閱過、書面像鋼板一樣平、書角都是尖的,其次再看繪畫功底,出版社與年代。
“連環畫興起時,中國實行計劃經濟,因此哪些故事訂閱的人多自然就出版得多。例如:在20個故事組成的系列叢書里,有的故事出版百萬冊,有的故事出版萬冊的,當人們要收集一整套連環畫時,這些萬冊故事,就相當于郵票收集中的精郵票,出版數量更少的被稱為孤品,一般更不容易得到。”李剛解釋道。
48歲馬永紅,是一名連環畫愛好者,平日最喜歡聊齋、三國等古典體裁的作品,家中藏有不少連環畫。他認為,連環畫的收藏價值,在于它是一個時代的文化記憶,因此淘書亦是淘寶、淘心情的過程。(完)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