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家券商時隔半年恢復融券交易
摘要: 時隔半年,融券業務再次回到投資界視野。繼方正證券和中泰證券之后,平安證券昨日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將在24日起恢復融券業務。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的調查,
時隔半年,融券業務再次回到投資界視野。繼方正證券和中泰證券之后,平安證券昨日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將在24日起恢復融券業務。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的調查,西南證券、東方證券和興業證券等35家券商通道,在2月份出現了融券賣出,累計賣出規模從數萬到數億不等。調查顯示,國信證券、招商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銀河證券尚未恢復融券業務。
不過,在眾多已恢復融券業務的大型券商中,有些基本無法融到券,交易規模僅為千萬級別。比較普遍的情況是,盡管每日公布的券種不同,但規模和種類大同小異,要么是停牌的股票,要么是一手、兩手尚在交易的券種,券種通常不超過5只。
公開數據顯示,在指數高位震蕩的去年5、6月份,融券余額從未超過百億。由于指數已大幅回落,且目前市場存量資金有限,即便恢復融券業務,規模也很難回到高位。數據顯示,目前融券規模僅為20億元,這些合約基本上為券商在暫停融券業務之前已簽訂,且尚未到期的合約。
去年8月份之前,對于融資融券標的證券,投資者可以在同一交易日內,通過買入標的證券及融券賣出同一標的證券,并使用當日買入的證券償還當日融券負債,以較低成本變相實現日內多次回轉交易。但在去年8月,滬深交易所對融券業務采取了新的規定:投資者在融券賣出后,需從次一交易日起方可償還相關融券負債。
不過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對融券業務的誤解仍然很多,比如融券會有較強的助跌作用,會使得投資者追漲殺跌。實際上,按照我國的融資融券制度,融券業務只能追漲,不能殺跌。
根據融資融券相關規定,融券交易采用提價制度,投資者融券賣出的報價不得低于前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比如,某一股票前一筆成交價為10.2元,投資者融券賣出的價格必須高于10.2元,這在暴跌的環境下和快速下跌的過程中極難成交。因此,在絕大部分對沖策略中,都是先低位買進,后融券賣出,通過現券還券,實現日內回轉交易。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