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生:鮮為人知的特等功臣
摘要:1951年,隨部隊在廣西大瑤山剿匪時,他帶領民兵深入匪穴,生擒匪首“反共救國軍”副軍長張敬夫,為此,他榮立特等功。轉業到地方后,他低調做人,從未居功自傲。
1951年,隨部隊在廣西大瑤山剿匪時,他帶領民兵深入匪穴,生擒匪首“反共救國軍”副軍長張敬夫,為此,他榮立特等功。轉業到地方后,他低調做人,從未居功自傲。轉業50多年來,他默默無聞、踏踏實實地干好本職工作,始終保持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他就是泌陽縣馬谷田鎮供銷社離休干部郭彥生。
郭彥生:鮮為人知的特等功臣
□晚報記者 王仲華
通訊員 郭玉霞 文/圖
郭彥生在自己的小賣部內。
離休老人閑不住
前些時候從朋友口中得知,泌陽縣馬谷田鎮離休干部郭彥生是位剿匪特等功臣,但一直沒有時間去拜訪這位86歲的老人。
此時,已是中午12時10分,郭彥生老人正在吃午飯。他身板硬朗,耳不聾眼不花。記者說明來意后,他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同記者聊了起來。他說,自從1990年因傷病離休后,自己感到無所適從,時間過得非常慢。為了打發時間,他在自家門口開了這個小賣部。
“你這么大年紀了,每天經營小賣部,吃得消嗎?”記者問。
“我一輩子就閑不著,每天沒事干反而覺得少點兒什么。小賣部不算大,貨也不是太全,主要經營一些小百貨和圖書。雖然掙錢不多,但給自己找個事干,也算是鍛煉鍛煉身體吧。”郭彥生老人說完笑了起來。
說話間,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來買“生字本”,郭彥生老人起身從貨架上給小孩拿了一本,當小孩付錢時,把身上的兜翻了個遍也沒找到錢。小孩說:“俺媽給我的一塊硬幣明明裝兜里了,怎么會找不到呢?”看到小孩急得想哭,郭彥生老人對小孩說:“找不到算了,不就一塊錢嗎?快拿著本子去上學吧,學習是大事。”
與小賣部一墻之隔的鄰居告訴記者,像這種不收孩子錢的事,郭彥生老人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別人開小賣部賺錢,他卻把工資倒貼進小賣部。
做善事不求回報
這名鄰居對記者說,1976年9月的一天,郭彥生騎著自行車,帶著妻子和剛滿月的小兒子到縣城東北的白崗村走親戚。當他們走到泌陽縣棉花倉庫附近時,忽然聽到有人大喊:“救人呀,救人呀,孩子掉到塘里了。”
郭彥生聽到呼救聲,顧不上停放好自行車,便循聲跑了過去。這是一個人工挖的大池塘,只見塘中有個穿花上衣的小女孩子正在水中掙扎,塘邊圍了10多個人。因為沒有人會游泳,誰也不敢貿然下水救孩子。
眼看孩子一點點地往水下沉,郭彥生來不及多想,便縱身躍入塘中。塘中的水并不深,只到郭彥生的脖子處,可因為當時救人心切,他連喝了幾口水。游到孩子身邊,牢牢地抓住孩子,用盡全身的力氣往岸邊拉。在人們的協助下,郭彥生終于將小女孩救上了岸。
在鄰居的心目中,郭彥生是一個“大好人”。郭彥生老人卻不這么認為,他說,離休后,國家每個月給自己幾千元的離休金,這都是托共產黨的福,沒有共產黨,也就沒有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能通過小賣部給更多孩子以幫助,這也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同時,他表示,今年還準備資助一些貧困學生,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隨軍到廣西剿匪
談到在廣西大瑤山剿匪,他帶領民兵深入匪穴,生擒匪首“反共救國軍”副軍長張敬夫一事,勾起了郭彥生老人對那個歲月的回憶。
郭彥生老人告訴記者,1946年,他在泌陽縣王店鄉參加了游擊隊。1948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南下,他所在的游擊隊被編入第四野戰軍,他成了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并隨軍南下。
全國解放后,國民黨余部竄入廣西大瑤山,被當地人稱為土匪,這股土匪在此負隅頑抗。為消滅這股國民黨余部,他所在的部隊受命開進廣西大瑤山區。
隨軍進入大瑤山區的郭彥生,結交了一批當地朋友,他教這些朋友唱《東方紅》等歌曲,自己也學會了不少當地的方言。那時候,他像部隊許多年輕人一樣,思想進步,總是想著怎樣把深山里的國民黨余部消滅。為此,他千方百計地搜尋國民黨余部的蹤跡。
進山搜尋土匪
一天,郭彥生到住在深山里的一戶村民家走訪,在村民家過夜時,村民告訴他:“山里面有幾個穿軍裝的土匪,我進山采藥時遠遠地看到過他們,但不知道他們藏在什么地方。”
郭彥生從村民口中得知山里有土匪的消息后,心想,這肯定是跑進山里的國民黨余部。為防止國民黨余部再次跑掉,第二天一早,他顧不上回部隊向首長報告,便與這名村民商量如何進山搜尋這幾個穿軍裝的土匪。他在這名村民的引導下,將附近村里的7名民兵集合到一起,要求民兵與其一道進山捉拿這幾個土匪。
隨后,郭彥生身挎步槍,帶領僅有一支步槍的7名當地民兵,由那名村民帶路悄悄上山了。山路十分陡峭,有的地方根本沒有路,好在帶路的那名村民經常進山采藥,知道如何攀爬上山。就這樣,他們個個累得氣喘吁吁,互相攙扶鼓勵著爬山。
約4個小時后,帶路的那名村民在海拔2000多米的半山腰隱蔽處,發現了一個山洞。他們慢慢走進山洞,看到山洞里面的地上鋪有野草,有人曾在草上睡過。再往洞的深處走,他們仔細搜查發現,還有燃燒的痕跡和女人的長發??蓪⑸蕉此蚜艘槐樗麄円矝]有見到人的蹤跡。
出了山洞,郭彥生他們繼續往山上走,大約攀爬了300多米,在一棵大樹的旁邊再次發現了女人的長發。
憑著經驗,郭彥生知道,敵人可能就在附近。于是,他示意民兵不要出聲,并低聲安慰和鼓勵民兵不要害怕。
立功證明書。
立功證明書內文。
立功證明書內文。
廣西軍區第二屆慶功大會有關郭彥生的事跡。
發現土匪藏身處
沿著崎嶇的山路,他們又往上爬了一段距離。行至一懸崖附近時,他們發現山路草上的露水有被人趟過的痕跡。他們順著痕跡尋找了30多米,突然,一個被亂草虛掩著的洞口露了出來。
眼疾手快的郭彥生將槍上膛,并示意其他人躲在洞口的兩側。他自己也機警地一閃身,以洞口外的一塊石頭作掩護,舉槍向洞內瞄準,同時大喊一聲:“不許動,繳槍不殺!”話音剛落,洞內的人朝外開了一槍。
這時,郭彥生邊喊話邊扣動扳機朝洞內打了幾槍,只聽洞內有人慘叫了一聲,并傳出女人的哭聲。此時,郭彥生指揮洞外的民兵進入洞內搜索,不放過洞內的任何一個角落。沒過多久,他們就捉住了洞內一名負傷的土匪。又搜尋了一段距離,郭彥生他們發現了兩名嚇得直打哆嗦的女人。
活捉張敬夫
他們將捉住的一男二女押出山洞,這時,郭彥生才看出男的有50多歲,女的一個40多歲,另一個只有16歲左右。很明顯,這3個人是一家。
50多歲的男子捂住受傷的胳膊,支支吾吾地解釋自己是商人,那兩個女的是他的老婆和孩子,一家人進山時遇到了土匪,所以他們才躲到了山洞里。聽到外面有人對著山洞喊話,以為是土匪發現了他們,他就朝洞外開了一槍。
雖然3個人都穿著普通的服裝,但郭彥生還是不相信那男子說的話。于是,郭彥生和民兵將3人押下山送到所在連隊進行審訊。這一審嚇了郭彥生一跳,原來,他捉住的男子竟是國民黨“反共救國軍”副軍長張敬夫!
為了安全起見,審訊后的當天夜里,郭彥生所在連隊按照上級的指示,讓郭彥生帶領一個排的兵力,連夜將張敬夫押到團部。
剿匪榮立特等功
郭彥生活捉“反共救國軍”副軍長張敬夫的消息很快傳遍全軍。1951年,第四野戰軍司令部批示:給郭彥生記特等功一次,將他送到湖南長沙部隊學校學習。這也從郭彥生保存的“廣西軍區第二屆慶功大會功臣事跡介紹”小冊子中得到了印證。
從湖南長沙部隊學校畢業后,郭彥生又回到部隊,并轉戰廣西南寧,之后又支援西藏,直至1963年轉業回到馬谷田鎮供銷社。
耀眼的軍功章、鮮紅的立功證明書和立功受獎時的照片,這些榮譽被郭彥生小心地收藏了起來。60多年過去了,他從沒有向別人提過自己立功受獎的事。直到2014年,他發現放在木盒子內的“特等功證明書”受潮,拿出來晾曬時被鄰居看到,郭彥生榮立特等功一事才被眾人所知。
記者翻閱郭彥生保存的資料發現,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立功證明書”雖然保存了60多年,內文字跡因是用藍色墨水填寫現有些不清,但透過放大鏡一看,仍然很好辨認。“功臣簡歷”中寫道,部別:174師520團1營機炮連;姓名:郭彥生;籍貫:河南省泌陽縣四區;何時入伍:1948年12月;備考:1951年1月參加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立功事跡”中是這樣寫的:在廣西大瑤山剿匪時,機智英勇,生擒匪副軍長張敬夫等人,出席參加廣西軍區第二屆慶功大會,榮立特等功一次。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