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匠精神 注入“中國智造”
摘要: 2016年兩會上,“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現《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政府如此頻繁強調“工匠精神”顯然意味深長,這對未來中國制造具有明確的方向指引意
2016年兩會上,“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現《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政府如此頻繁強調“工匠精神”顯然意味深長,這對未來中國制造具有明確的方向指引意義。中國式工匠精神是什么?中國應該拿出怎樣的核心競爭力?
作家格拉德維爾曾提出一個“一萬小時天才”的概念,意為任何人經過一萬小時的努力,可以從平凡變為超凡。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美的集團副總裁王金亮對此深有體會,美的擁有過萬名科研人員,近三年專利申請總量2423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8634件。如此巨大的創作動力,是靠龐大的工匠群體支撐的。“許多美的科技明星、工程師,都是從青澀的大學畢業生成長為行業頂級專家。常有人說,日本、瑞士的工匠一輩子一個工作,只干一個事業。而我自豪地說,在美的,為中國家電制造業熱情貢獻,堅守本職崗位的工匠非常多,美的走出來一個瘋狂‘煮飯哥’,為了開發鼎釜IH智能電飯煲,兩年內煮完了兩噸米,練就了他的‘聞香奇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強勢智慧和能力,修齊治平的儒生精英,謀劃出登高望遠、經國濟世的社會大略,是一種價值成功和卓越智能,默默無聞、波瀾不驚的技術人員、勤雜人員等,通過勞動讓社會完美有序、健康整潔,同樣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積極價值。他們的平凡美、力量美、技術美,同樣是對勞動精神、職業社會的堅韌的推動。
工匠精神并不是短期內可以移植的,而是長期積累傳承形成的工業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它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內涵。工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作為中國企業更應該發揚“中國式的大國工匠精神”。在這個浮躁的現代社會,當眾多企業津津樂道大干快上和跨界打劫的時候,社會反而越來越認同“匠心之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就是因為需求變了,供給側還沒跟上。“工匠精神”是一種把消費者擺在首位的精神,只有秉承這樣的理念,才能造出精品,滿足市場的真正需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指出,雙中高是必由之路,總理提出的“工匠精神”,也是當今企業推進供給側改革,從數量擴張走向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
人民網記者 畢磊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家電頻道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