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年代》后記
摘要:□葉雨 《龍興年代》講述的是石峰及其周邊人物的人生故事。因緣際會于大變革、大發展時代的石峰,有幸經歷、參與了改革開放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偉大事業,并在此中接受了
□葉雨
《龍興年代》講述的是石峰及其周邊人物的人生故事。
因緣際會于大變革、大發展時代的石峰,有幸經歷、參與了改革開放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偉大事業,并在此中接受了全方位的精神洗禮,從而完成了從懵懂無知到漸趨理性的成長成熟。所以,本書也是當代中國發展狀況的文學縮影。
草根出身的石峰,有過辛酸的饑餓經歷,有過痛苦的動亂遭遇,更有撥亂反正帶來的命運轉折以及沐浴其中的茁壯成長。石峰有點兒聰明也有點兒書生氣,有點兒善良也有點兒凡俗的自私。其清高自負的外表下,其實深藏著一顆敏感脆弱的心。
石峰不缺少工作的小能耐、小心思,缺乏的是大是非、大智慧。他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基層干部,首先得益于機遇,其次得益于師友的垂愛與呵護。石峰們既不是歷史的設計者也不是挺立時代潮頭的先知先覺者,他們只是隨歷史潮流而動的平凡眾生。如果他們中的某些人曾經在隨風起舞中有過所謂建樹,也并不值得驕傲。
善惡并存,矛盾永在。正是這種善惡交織的矛盾存在,促動人的個體分化與整體發展。我們不能因為灰暗存在而否認陽光普照的現實,更不能就一時一地的個性存在得出丑惡橫行、世風日下的消極結論。以我個人感受,我們面對的社會現實雖然還有諸多不如意,但其發展的基調是厚重亮麗的、健康昂揚的。
偉大的改革開放事業使我國從民生凋敝中重新煥發生機,并經過三十多年來萬眾一心的努力奮斗,初步擺脫貧窮落后面貌,初步步入世界強國行列。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為此歡欣鼓舞,同時也不能否定與發展過程伴隨而來的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一切事物發展成長的過程都是正邪交織的、揚正祛邪的結果。
改革開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伴隨著不成熟、不完美,伴隨著來自內部與外部的多重干擾與阻礙。我們必須繼續保持清醒的頭腦,瞄準既定目標堅持不懈團結奮進,才能最終夢想成真。
創作《龍興年代》的出發點,一是展現當代中國社會從并非完全理性的盲目躁動到理智審慎的科學發展過程。二是客觀揭示實際存在于這一轉變過程中的多種不和諧因子。所以,小說不但著意刻畫了曲折成長的石峰的形象,還著意塑造了既有堅定政治信念又有科學理念,為國家進步奮不顧身的王俊杰、雷鳴、劉文功以及民間傳奇人物表舅爺,作惡多端的腐敗干部吳化文、程東風等,還有艱難求生的善良草根形象爹、媽、奶奶,曾經飽受傷害的金二、二嬸、響器六,還有曾經卓有建樹后來迷失的吳軍、栗峰等……作品通過對特定政治背景下的家庭矛盾、官場爭斗的描寫,展現了不同人物的命運。
我希望用我稚拙的筆、有限的功力,努力呈現構成一個時代的若干側面,以及一代人中不同層面的個體人物的能動或者被動的無奈、無力、彷徨與突圍及其伴隨其中的浮沉進退,潛意識的主觀堅守與外在環境對人的影響和塑造……寫完這二十幾萬字,我已經無法自斷其成也敗也,只好任人評說。如果有再做打磨的必要,我將努力汲取所有朋友未來給我提出的寶貴意見。
不能否認,《龍興年代》的主人公石峰帶有我本人經歷的明顯印痕。作品蘊含著我對當代世相人情的體驗與感慨,也寄托著我的人生夢想和人生感悟。
我必須聲明:文學作品是建立在作品主題基礎上的文學真實。小說故事絕不是原生態生活的簡單復制。活動于小說故事里的人物僅是小說故事背景決定下的文學虛構,與某一個現實人物毫不相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讀者切不可對號入座。
(葉雨本名陳德龍,現為河南省作協會員,駐馬店市作協副主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