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永興鎮2300余人摘掉“窮帽子”
摘要:永興鎮2300余人摘掉“窮帽子”本報訊 (通訊員 郜 潔 張 華)“俺家六口人10多畝地,前些年母親患病花去了不少錢,這幾年一直沒‘爬起來’。去年
永興鎮2300余人摘掉“窮帽子”
本報訊 (通訊員 郜 潔 張 華)“俺家六口人10多畝地,前些年母親患病花去了不少錢,這幾年一直沒‘爬起來’。去年俺在鎮里(技術培訓班)學到了一手花生種植技術,秋季種了20多畝(含承包地14畝)起垅花生,用的全部是村里引進的優良花生種子。雖然秋季雨水較多,可俺的花生卻沒受啥影響,一季收入了4萬多元,一下子翻了身。”日前,正陽縣永興鎮小陳村貧困戶吳以中向筆者說起他脫貧的事一臉興奮。
據了解,該鎮像吳以中這樣的貧困戶一舉摘掉“窮帽子”的就有637戶2311人。一些脫貧群眾打心眼里感激:“俺能夠擺脫貧困都是托扶貧的福啊!”
去年以來,該鎮按照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要求,建立健全幫扶、獎懲、督導等工作機制,從13個行政村中選出萬安、小陳、吳相3個基礎較差、經濟薄弱的村作為精準扶貧村,認真篩選幫扶對象,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分類建檔立卡,因戶制訂脫貧計劃,大力推進基礎建設、產業、培訓、結對幫扶等措施的落實,著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脫貧。該鎮積極整合項目資金,為扶貧村修建了6條村間公路、2個自來水廠、打機井86眼、修建生產橋280余座,對3個貧困村電力全部進行了農網改造等,加速了扶貧村經濟發展。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速脫貧。該鎮先后建起了千畝優質小麥基地、千畝優良花生基地、食用菌生產基地,興建百萬元以上的夏南牛養殖場2個,建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2個、百畝以上家庭農場3個,全面促進農民增收。
開展技術培訓推進就業脫貧。以鎮民政、殘聯、教育、農業中心等為依托,先后舉辦種植、養殖、家電維修等各類技術培訓班7期,培訓人員3000余人,使一些困難戶掌握了1~2門實用技術,讓群眾依靠技能脫貧。
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脫貧。根據上級要求把3個扶貧村“第一書記”所在單位人員及村干部462人,按1包5的幫扶要求與634戶2311人結成幫扶對子,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致富。
在實際幫扶中,該鎮還注重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根據幫扶戶的不同情況,實行幫扶不包攬、扶助不代替,重點是幫志氣、幫素質、幫路子,做到思想上引、技術上扶、資金上幫、創業上帶,使他們早日脫貧致富。
“脫貧只是根本,致富才是目的。今后我們還要以精準扶貧為載體,加快主導產業、生態農業發展,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實施‘一村一品一業或多業’扶貧工程等,切實改善民生,加快發展,逐步實現共同致富。”該鎮鎮長如是說。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