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為世界旅游提供新樣本
摘要: 2016中美旅游年啟動儀式現場。 本報記者 趙 珊攝 目前,
![]() |
2016中美旅游年啟動儀式現場。 |
目前,中美之間每17分鐘就有一個航班跨越大洋,每年有近500萬人次的人員交流。中美旅游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雙邊市場之一,對全球旅游產生著重要影響。
中美旅游年使兩國旅游交流邁入一個全新階段,不僅擴大了兩國旅游資源共享的內存,而且為兩國各領域合作注入了強勁動力,更為世界旅游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型樣本。
中國人赴美轉向深度游
“中美旅游年”啟動后,兩國間的旅游持續升溫。記者近日從多家旅行社獲悉:中國游客赴美游的產品咨詢、預訂量大增,很多消費者早早預訂了今年暑期出發的產品,預訂周期比往年提前1個月。
如今,中國游客已厭倦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旅行方式,橫跨美國東西海岸觀光式行程逐漸讓位于區域性深度游。途牛旅游網近日發布的《2016美國旅游趨勢報告》稱:2016年美國旅游市場將呈爆發式增長,深度游、自助游、自駕游將獲得更多中國游客青睞,個性化的體驗式旅游將成新潮流。洛杉磯、舊金山、紐約、拉斯維加斯、華盛頓、圣地亞哥、夏威夷、科迪、費城、鹽湖城等地是中國游客青睞的目的地。
攜程旅行網的統計顯示:美國國家公園游、樂園游、名校游、博物館與歷史文化游、自駕游、海島游、郵輪游等主題深度游產品在網上的人氣相當高,預計將成為美國游最具潛力的市場。
此外,自駕游正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目前,多家旅行社可為游客提供形式多樣的自駕游產品。途牛旅游網數據顯示,“美國66號公路15日深度游”、“美國西海岸一號公路10日深度美國自駕游”等跟隊自駕線路最為熱銷。
消費升級也是中國游客赴美游的新趨勢,從攜程旅行網的自營美國旅游團和自由行客戶來看,旅游者最青睞“全程無指定購物”的純玩產品,愿意住市區酒店,越來越多游客舍得在交通、住宿和旅游體驗上花錢,并愿意嘗試高端酒店、頂級郵輪、租車自駕、房車、小型飛機等高端旅游項目。
美國客來華品中國文化
在中國游客赴美游熱情高漲的同時,美麗的中國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美國游客。據國家旅游局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美國旅華人數達30.44萬人次,同比增長5%。美國是中國第四大主要客源國,也是中國第一大遠程客源市場。
日前,河北承德迎來了1000多名美國游客。美國游客代表、友好人士盧卡·貝隆說,“今天站在長城腳下,這里已不是一堵墻,更是兩國人民之間友誼的一座橋梁。”“千名美國游客游長城”活動旨在進一步增進美國業界和公眾對中國旅游資源特別是長城沿線地區旅游精品的了解,拉動美國旅華市場的增長。
中國旅游輿情傳播智庫日前對旅華美國游客的調查報告指出,美國游客對中國旅游景區認知度最高的是長城,其次是故宮、天壇、兵馬俑、明十三陵、少林寺、三峽、頤和園和大足石刻;對中國最感興趣的旅游帶是長城旅游、長江旅游、絲綢之路、濱海城市度假和京西滬桂廣。
中青旅國際旅游公司推出的“饕餮之旅”、“高鐵旅游”、“修學旅行”、“游學之旅”和“穿越喜馬拉雅探險之旅”等產品,幫助美國游客近距離了解中國的文化風俗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深切感受當代中國的巨大變遷。
北京神舟國旅負責人介紹,中國最吸引美國游客的是文化。該社將借中美旅游年契機,產品設計主打文化牌。比如,針對學生團,加入學習書法、做風箏等內容;針對老年團,加入中國養生等主題;針對家庭散客游加入體驗北京民居等內容。
中美推動全球旅游發展
今年,中美將舉辦一系列活動促進兩國旅游交流。記者從中國國家旅游局獲悉:中國將借上海迪士尼開園契機舉辦系列推廣活動、在寧夏舉辦2016中美旅游高層對話、年底赴美舉辦中美旅游年閉幕式暨5000名中國游客訪美大型交流活動等。
美國旅游推廣局北京代表處王予莉介紹說,4月17日,美國旅游推廣局將舉辦 “美國國家公園探險”紀錄片首映式。中美旅游年既有政府間的活動,又有民間的活動,對兩國旅游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有互相促進的作用。
旅游年期間,兩國的合作不僅在政府層面,還為旅游業界提供了發展的良機。阿里旅行為美國旅游服務商提供直接與中國游客對接的平臺,并計劃在美國建立阿里旅行服務站,為兩國業界和游客提供更多優質旅游產品和便利服務。中青旅推出“中美旅游年·人文交流故事匯”大型征文活動、“閱讀中國游學計劃”等活動,促進兩國民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多相知、相識,更加尊重、理解。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告訴記者,舉辦旅游年是旅游外交的最高表現形式。中美旅游年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注入新的內涵。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大國舉辦旅游年,對世界旅游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型樣本。亞太旅游市場和北美旅游市場是全球旅游增長最快的地區,中美兩國的合作對全球旅游業的繁榮和發展將起到推動和保障作用。
本報記者 趙珊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