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新規設高門檻線下第三方理財面臨清洗
摘要: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蘇長春)繼私募備案新規正式實施后,中國基金業協會近日針對私募基金募集行為出臺新規,提出募集主體、投資冷靜期、回訪機制等,被私募基金界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蘇長春)繼私募備案新規正式實施后,中國基金業協會近日針對私募基金募集行為出臺新規,提出募集主體、投資冷靜期、回訪機制等,被私募基金界稱為史上最嚴監管,并認為線下第三方理財公司將面臨清洗。
上周五,中國基金業協會出臺《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明確了私募基金募集主體,指出:“只有在中國基金業協會辦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機構可以自行募集其設立的私募基金,以及在中國證監會注冊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并已成為中國基金業協會會員的機構可以受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委托募集私募基金。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私募基金的募集活動。”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該規定將讓大批從事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的線下第三方理財機構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牌照并不好拿。
事實上,此前的《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就要求,獨立銷售機構申請牌照需具備注冊資本或出資不低于2000萬元,且為實繳貨幣資本,高級管理人員需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從事基金業務需有兩年以上經驗、取得基金從業資格人員不少于10人等嚴格要求。然而,現實中真正滿足以上要求的第三方理財機構為數不多,高門檻將大批線下理財公司擋在門外。
近幾年頻繁被曝出的第三方理財公司非法集資案件中,就有不少機構打著“私募基金”高收益的幌子向缺乏投資常識的中老年人募集資金,通常違背了合格投資者的標準,通過拆分收益權的形式來變相降低門檻,且以保本保息的說辭來誘惑老百姓,而這些都是監管層明令禁止的募集行為。
《辦法》還首度厘清私募基金管理人與委托銷售機構之間的權責問題,要求募集結算未來要設立專用賬戶確保資金原路返還。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