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幼升小實行“一房六年一學位”
摘要: 海淀幼升小實行“一房六年一學位” 非京籍五證限制要求增加 3月至5月社保須連續繳費 昨天,海淀區教委公布了2016年海淀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今年海
海淀幼升小實行“一房六年一學位”
非京籍五證限制要求增加 3月至5月社保須連續繳費
昨天,海淀區教委公布了2016年海淀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今年海淀區入學人口達到2.9萬,與小學畢業生2萬人相比,學位缺口近9000人。今年,海淀區正式實行房產“六年一學位”政策。
>>幼升小
不比對2016年前入學記錄
海淀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海淀區教育系統新聞發言人喬鍵介紹,在小學入學政策方面,今年起實施“六年一學位”政策,即自2016年起,海淀區對適齡兒童入學登記地址、就讀學校實施記錄管理,自該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記入學之年起,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對于同一產權房(含同一農民個人房)地址,如果去年已有一名適齡兒童入學,今年現任業主的孩子用這一地址申請入學是否會受到影響?海淀區教委明確表示,不會受到影響。海淀區教委表示,今年對適齡兒童入學地址進行記錄,但不會與2016年以前的入學記錄進行比對。“從2016年起開始登記,2017年與2016年比對,2018年與前兩年比對……以此類推。”
非京籍審核增加線上初審
對于非京籍學生入學問題,海淀區教委表示,進一步完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在海淀區接受義務教育證明證件材料審核細則及審核流程。
在審核流程上,2016年海淀區增加了線上初審,由海淀公安分局、區人力社保局對申請人的在京暫住證、社保證明信息進行網上初審。審核結果將以短信形式告知申請人上網查詢。
據悉,非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海淀區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海淀區接受小學教育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需提供“五證”,即在京暫住證、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在京務工就業證明、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全家戶口簿等相關材料。
其中,“在京暫住證”補充審核條件“凡暫住證從外區遷入我區的,遷入日期須在2016年3月1日(不含)之前”。在“社保”的審核標準上,申請人須在2016年3月1日(不含)之前辦理了北京市社會保險參保手續;2016年3月至5月之間按月正常連續參保和繳費;2016年3月至5月期間的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補繳現象的不予通過。
持工作居住證將給予照顧
今年,海淀在完善適齡兒童入學辦法中,按照市教委要求,對華僑、港澳同胞、外籍華人子女,對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證》,對海淀區單位集體戶口的人員子女小學入學的管理進一步規范,海淀區表示按相關規定,在同等條件下給予照顧。
此外,凡屬海淀區及以上人民政府人才引進計劃的海歸人員、各類引進人才等人員的子女入學,按相關規定,由區教委協調解決。駐區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舉辦的子弟學校,其主辦單位的職工子女可按單位與學校商定的條件進入學校學習。
>>小升初
特長生比去年少招600余人
2016年海淀區的初中入學政策按照市教委統一要求,基本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
初中入學方式包括第一次派位、特長生招生、寄宿學校招生、九年一貫制對口直升、民辦學校招生和第二次派位等途徑。今年,海淀區繼續壓縮特長生比例,全區招收特長生比例控制在初中招生總人數的5%以內,單個學校特長生招生計劃控制在本校招生總計劃的10%以內。
記者了解到,今年海淀小升初特長生總體計劃人數為1170人左右,其中體育特長321人、藝術特長520人、科技特長329人。相比去年的1819人,今年特長生招收比例減少600多人,減幅達到35%。2016年海淀區小升初接受全區推優的學校共有7所,分別為理工附中、交大附中、101中學、北大附中、清華附中、人大附中、首師大附中。2016年海淀區小升初一次派位(推優)賦值和去年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小學六年內獲得榮譽稱號情況、素質發展評價結果、擔任學生干部情況等。
非京籍學生在海淀區進行小升初的,也需要提供“五證”,審核辦法和審核流程同非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4月27日至5月1日各小學將在校內公示經校級推薦和學區審核后的擬參加第一次派位學生名單。記者郭瑩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