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教育 綜合新聞

“課前收手機”,能挽回低頭族目光嗎

2016-04-26 10:58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yss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前不久,國內一所大學的一個學院擬實施“上課前所有同學交手機”。規定尚未施行,便引發網上熱議。支持者有之,反對聲也不小。對中小學生“課前收手機&

  前不久,國內一所大學的一個學院擬實施“上課前所有同學交手機”。規定尚未施行,便引發網上熱議。支持者有之,反對聲也不小。對中小學生“課前收手機”,很多人贊同,但對大學生而言,是否合理?收手機,能否讓“低頭族”的目光從屏幕回到黑板?微友們的觀點,各有不同,甚至針鋒相對,但讀之頗有啟發。現摘編幾篇,以饗讀者。

  參與互動,請關注“人民日報評論”(微信號:rmrbpl)和本版。

  ——編者

  讓課堂充滿獲得感

  “課前收手機”固然是培養學生自律的一種手段,但從教學規律而言,難免讓人有“隔靴搔癢”的感覺。

  大學時,有兩位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是五十多歲的必修課老師,一位是大學剛畢業的選修課老師。前者上課基本上照本宣科。時間一長,不少學生便用看小說、睡覺甚至逃課的方式,來擺脫死氣沉沉、讓人無法“忍受”的課堂。后者則不同,既能引經據典,拓寬我們的知識視野;又能發揮年齡優勢,用大家喜歡的教學方式上課,給我們端上了一道道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精神大餐”。上這位老師的課,總感覺時間過得太快。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要讓“低頭族”的目光從屏幕回到黑板,說到底,還是要讓講課質量更引人。作為老師,不斷提升自身學識水平的同時,要緊跟時代發展,轉變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更多“獲得感”。如此,“低頭族”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否則,“課前收手機”只會是治標不治本的短期之舉。

  ——@郭俊

  在潛移默化中收心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老師在講課,而學生在看手機。”雖是段子,卻道出了老師對學生課堂玩手機的無奈。多所大學不約而同地倡導“無手機課堂”,就是要讓課堂里的年輕人,學會專心,學會自律。

  對于自制力不強的學生來說,“課前收手機”是一種有效督促,改善的不僅僅是眼前的課堂效率,還有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對于本身就熱愛學習、珍惜課堂的學生來說,這一舉措也為他們創造了一種更好的學習生態,免除了因其他同學使用手機而帶來的種種干擾和誘惑。上課是一件嚴肅的事,老師需在臺上全身心地投入,學生也應在臺下集中注意力,以課堂紀律約束自己。這既是對自己學習負責,也是對老師勞動的尊重。在這個意義上,“課前收手機”并非苛責學生,而是要幫助他們端正行為。

  進一步而言,多數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的塑造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誘惑太多的一個結果,就是專注力的喪失。因此,“課前收手機”,表面看是學校的一種管理手段,實際上也是對學生的一項潛移默化的“收心”教育,值得肯定。

  ——@徐振宇

  把自由建立在自律上

  我是一名大學生。從個人經歷來說,課堂上有時的確需用手機查點資料。但是,大部分情況下,上課用手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且不說,自控力差的學生總是容易陷入“玩手機”的泥沼而無法自拔,即使是有一定自控力的學生,在利用手機查資料時,也很容易被各式各樣的推送消息吸引過去。最終,彈指間就荒廢掉一節課。可以說,能夠真正用手機輔助課堂學習的地方還是有限的。

  有人認為,“收手機”有悖學校自由的原則。其實,大學校園雖然崇尚自由,但崇尚的是自由的學術氛圍,而不是紀律的自由散漫。學校是一個學習的地方,課堂上低頭玩手機,不僅有違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也有違學生學習的本質。“沒有堤岸,哪來江河?”建立在有約束基礎上的自由,才是自由,否則就容易變質為放縱。

  誠然,“課前收手機”或許治標不治本,但通過強制性引導后,將有助于改善課堂參與度低的問題。通過先治“標”,緩解病情,同時尋找病根,對癥下藥,循序漸進地治“本”,由表及里地實現藥到病除,未嘗不可。

  ——@陸森荻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扬中市| 波密县| 东丽区| 甘洛县| 巢湖市| 平遥县| 景东| 荆州市| 芜湖市| 乌兰察布市| 肃南| 得荣县| 邛崃市| 中西区| 关岭| 昌宁县| 廊坊市| 黑龙江省| 高清| 洛南县| 比如县| 大方县| 冷水江市| 民县| 和田市| 琼结县| 江都市| 多伦县| 淄博市| 吴桥县| 长汀县| 绥江县| 元氏县| 桂林市| 龙川县| 贵德县| 河曲县| 巨鹿县| 龙岩市| 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