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綠色“空調房”
摘要:原標題:古代的綠色“空調房” 早在先秦時代,我國就有了冬日取堅冰藏之,供夏季取用的做法。 如今考古發現的東周凌室遺址和北魏時的冰殿遺址,都是這方面
早在先秦時代,我國就有了冬日取堅冰藏之,供夏季取用的做法。
如今考古發現的東周凌室遺址和北魏時的冰殿遺址,都是這方面的明證。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代楊國忠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于宴席間。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挾纊者”,就是還有穿著棉衣赴宴的,當時的降溫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夏季宴飲時搭建涼棚也不失是一種實用有效的方法。還是《開元天寶遺事》上說的,“長安富家子劉逸、李閑、衛曠,家世富豪,而好待士,每至暑伏中,各于林亭內植畫柱,以錦結為涼棚……”更有甚者,設有水室洞房,就像《消夏部》上說的,“魚胡恩有洞房,四壁爽安玻璃板,中貯江水及萍藻諸色魚蟹,號魚藻洞”。
到了唐代,出現了綠色環保的“空調房”——涼屋。涼屋依水而建,利用水車的原理將涼氣送入宴飲的室內;還有的干脆將水送到屋頂,制成人工水簾,讓宴飲的屋子形成一個自然的水簾洞,人們便一下子涼爽起來了。(劉紹義)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廣州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