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為您心目中的2016河南最美教師投上一票
摘要: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教育廳、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 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教育時報社、河南省教育發展基金會承辦請為您心目中的2016河南最美
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教育廳、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 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教育時報社、河南省教育發展基金會承辦
請為您心目中的2016河南最美教師投上一票
(候選人名單以姓氏筆畫為序)
1.王 培,女,55歲,鶴壁市外國語中學教師
今年55歲的王培剛剛卸任班主任職務,但仍擔任著初三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她所任教的班級大多都是“問題”班,所以在學校被大家稱為“救火員”。每次接到這樣艱巨的任務,她從不講條件,用智慧、經驗和滿腔熱情投入班級管理中,用愛和信任感化那些掉隊的孩子。在學生眼里,她就是“媽媽”。
看著學生在自己的關心幫助下不斷進步,班級從年級的“問題”班變成活動示范班,王培享受到的是教師這份職業帶給自己的幸福感與成就感。她本人先后被評為鶴壁市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教師。
2.王 群,女,42歲,河南農業大學副教授
十余年的真情呵護,王群把“植物人”丈夫從睡夢中喚醒。肩負家庭的不幸和經濟的重擔,她堅持不懈地干好教育事業。三尺講臺育桃李,她備受好評;擔任班主任,她立德樹人;參加教育科研,她成果豐碩。她先后出版全國規劃教材1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發表論文35篇。作為省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行動專家和科技特派員,她常年奔走在田間地頭,制定國家標準、省地方標準3項,培訓基層農技人員和農民6000余人次。
王群先后獲得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獎、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3.王豐珍,女,43歲,平頂山市郟縣茨芭鎮高村學校校長
王豐珍是一個喜歡創新的老師。她研究出的“自主、合作、探索”學習模式,使學生的成績得到很大提升。她又是一個“拼命三郎”。孩子出生的時候,她只休了4天產假。
2015年,王豐珍被調到高村學校任校長,同時還擔任著兩個年級的數學課。經過努力,她把這所原本只有5名學生、瀕臨倒閉的學校發展成現有80多個學生的學校。每逢寒暑假,她還堅持到貧困學生家進行家訪。
王豐珍先后被評為郟縣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十佳教師,2014年7月被評為郟縣最美教師。
4.王桂香,女,38歲,焦作市武陟縣大封鎮司馬崗小學教師
愛人車禍去世、公公查出胃癌、婆婆癱瘓在床……面對人生諸多磨難,王桂香邊工作邊照顧家庭,15年來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2014年,司馬崗小學倒閉,附近3000多個孩子無學可上。王桂香臨危受命接管學校,自己換燈泡、粉墻壁、制教具,想盡一切辦法為學生節省開支。最終,她使一所倒閉了的公辦學校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王桂香的事跡先后被《光明日報》、河南電視臺報道。她先后被評為武陟縣首屆孝親敬老道德模范、焦作市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
5.盧木蘭,女,36歲,許昌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在16年的特殊教育工作生涯中,盧木蘭教學生洗衣疊被,用心記下他們缺少的生活用品,再利用休息日為他們購買齊全。她還悄悄留意每個學生的生日,為他們突然送去驚喜和祝福。
2008年做了媽媽后,每年她都會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1000元錢幫助家庭貧困的學生。她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做到了集教師、心理咨詢師、醫生、保姆等角色于一身的多種角色轉換。
盧木蘭先后被評為許昌市師德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文明教師。2015年5月,她獲得河南省“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演講比賽一等獎。
6.盧新平,女,39歲,三門峽市陜州區硤石中心校教師
盧新平所在的學校在一個山溝里,吃水都要翻過一座橋到對面的溝里去擔。每到雨天,盧新平擔水回來總是滿身泥水。冬天的時候,她雙手凍得幾乎拿不起粉筆。
盧新平剛到學校時還是個文弱的小姑娘,沒人想到她在這兒一干就是16年。她長年以校為家,把精力都用在了教學上。當地的老百姓提起她無不豎起大拇指說:“盧老師是個難得的好老師,她為我們這里的娃兒們付出的太多了。”
盧新平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師德標兵稱號,并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7.孫克會,男,58歲,洛陽市汝陽縣王坪鄉孤石小學教師
從教40年來,孫克會以校為家,在妻兒患病、家庭負債累累的情況下,仍以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積極投身教育教學工作。每到夏季,河水暴漲,他都堅持為離家遠的學生做飯吃,直到洪水消退;每到冬季,他都要拄著拐杖護送學生過河。
憑著一顆熾熱的心、一根自做的拐杖、一輛簡易的三輪車,孫克會送走了近千名學生。他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師德模范先進個人。
2012年10月,央視《身邊的感動》欄目以《拐杖老師孫克會》為題播出了他的感人事跡。2014年9月,他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
8.朱現民,男,59歲,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
連續15年,朱現民堅持帶領學生深入全省15個市、縣的40多個鄉村,為村民義務診病,宣傳衛生常識,手把手教學生取穴、行針、敷藥,被媒體譽為“下鄉成癮的教授”。
2014年~2015年,朱現民到河南、湖北、云南等地,培訓各省村醫800余人,并在2015年年底帶領村醫奔赴云南魯甸地震災區,為地震中受傷的災民義診。他還帶領全省各地23名醫療人員赴新疆哈密進行援疆服務,受到少數民族同胞的好評。
朱現民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衛生系統“職業道德標兵”。
9.余國慶,男,50歲,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在圓滿完成了為期3年的援疆工作之后,余國慶毅然堅持留下來繼續援疆。在新疆哈密第十三師紅星高級中學,他連續兩年擔任高三文科實驗班的地理課。他結合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導學自主”的教學理念和紅星高級中學的“68686”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改革,開展“導學自主”小組探究式教學模式。他非常關注貧困學生,倡導成立“豫風幫困助學基金會”,致力于幫助當地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
余國慶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地理先進工作者、河南省地理學科技術帶頭人、全國優秀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
10.張 紅,女,47歲,鄭州市二七區幸福路小學教師
從教20多年來,無論作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還是教研組組長;無論經歷喪夫之痛,還是重病纏身,張紅始終滿腔熱情地努力工作。她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很大收獲,輔導的學生在參加全國網絡作文大賽時榮獲金獎,在“美麗鄭州”共建活動中獲一等獎。她還輔導25名同學在“小桔燈”作文大賽中獲得大獎。孩子們都動情地喊她“張媽媽”。她本人也有21項教育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省、市級獎勵。
張紅先后被評為鄭州市文明教師、全國小學師生作文大賽優秀園丁。
11.張曉暉,男,35歲,河南大學講師
張曉暉是大學里的一名普通教師。自2006年發起“母親助學金”活動至今,他共募集善款110萬元,并堅持捐出自己的一半工資累計15萬元,資助開封、蘭考、南召等地的貧困生2000余人。同時,他先后30次前往南召山區支教助學。在他的幫助下,3所小學有了圖書室,3所小學獲贈體育器材,5000余冊圖書讓從未走出大山的孩子看見了外面的世界。在他的帶動下,教過的學生中已有100余人在畢業后或捐款、或支教、或在從事著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
張曉暉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師德標兵、全國首屆五星志愿者、全國優秀志愿者等。
12.楊 承,男,29歲,濮陽市濮陽縣徐鎮鎮昆吾社區小學校長
從當初做特崗教師時的一人包班教學,到如今雖兼任校長但每周仍有27節課的工作量,楊承把一所原本只有79名學生的學校,辦成了現有329名學生、教育設施完善的標準化學校。幾年來,楊承與孩子、家長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扎根黃河灘區的精神也吸引了多個青年加入這支隊伍。
楊承先后獲得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先進工作者、2015“感動中原”年度教育人物、2015年度“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提名獎榮譽。
今年4月,楊承作為“感動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巡回報告團成員,在全省高校作巡回報告。
13.楊克順,男,47歲,項城市教師進修學校教師
懷揣著攻克中小學作文難的頑癥和做一名專家型教師的夢想,楊克順默默耕耘了27年。他多次自費外出學習,向名師請教,讀過的書超過3層樓高,寫下了300多萬字的科研手稿。
他銳意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在國內首次歸納出作文教學應遵循的八大規律和讓學生快樂作文的8種方法以及三段梯度習作訓練導寫模式,并出版教學專著8部。
楊克順先后被評為周口市最美教師、河南省首批中小學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名師、首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教師。
14.卓克壘,男,55歲,河南師范大學教授
30多年的教研生涯中,卓克壘幾乎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寒暑假,他在實驗里做實驗。“五一”、“十一”是別人游玩休息的“黃金周”,卻成了他做科研的“黃金周”。他一進實驗室,就忘記了休息,常常到深夜才離開化學實驗樓。他先后獲得河南省科學進步獎一等獎和三等獎,主持或參加了國際合作、國家及省部級各類研究項目20余項,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
卓克壘先后被評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河南省科技創新杰出人才、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他還是首批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15.周麗君,女,44歲,新鄉市第十中學教師
在身患癌癥的情況下,周麗君繼續奮戰在三尺講臺上。作為語文教師,她充分發揮教材的“例子”功能,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再到“善學”,形成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作為新鄉市語文專家組成員和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她悉心培養、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及教改科研能力。她承擔并主持國家級、省級多項重點課題的實驗研究,構建了3種教學模式,20余篇論文獲獎并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級刊物上,6項科研成果獲獎并受到省教育廳的表彰。
周麗君先后榮獲首批“中原名師”、河南省教育教學專家、河南省優秀教師等稱號。
16.趙文義,男,59歲,駐馬店市西平縣五溝營鎮洄浀趙小學教師
由于長年伏案工作,趙文義雙側股骨頭壞死。病痛的折磨沒有磨滅他鄉村教育的夢想。手術后的他又拄著雙拐回到了孩子們中間。他經常第一個到校,最后一個離校,風雨無阻。雖然他往黑板上寫字非常吃力,但仍努力保持字跡工整。他視三尺講臺為生命,班級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在學校每學期都舉行的素質測試中,他每次都得獎,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贊譽。
趙文義先后被評為駐馬店市師德師風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教師。2012年9月和2014年10月兩次被評為駐馬店市“最美鄉村教師”。
17.常慶衛,男,46歲,河南省實驗中學教師
常慶衛從事計算機教學和信息學競賽輔導工作20多年來,輔導的學生累計獲國家級、省級以上獎勵1000多人次,填補了我省在信息學競賽方面的多項空白。2015年,他輔導的學生王夢迪在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冬令營中獲得全國第一名,并在亞太地區信息學競賽中以滿分的成績獲得國際金牌,這項榮譽是首次由河南選手獲得。同時,他研發的“高中信息技術網絡同步教學系統”云平臺,大大提升了傳統班級的教學效率。該系統目前被鄭州市不少學校移植使用,得到廣泛認可。
常慶衛多次獲得國家級金牌指導教師獎、杰出社會服務獎。
18.曹鵬飛,男,40歲,南陽市鎮平縣高丘鎮四山中心小學教師
1996年,曹鵬飛師范畢業后回到母校鎮平縣四山鄉初中任教,在這個北部山區學校一干就是20年。2003年,妻子下崗在家,他謝絕了同學每月8000元工資的好意邀請。2005年,四山鄉合并到高丘鎮,青年教師通過各種渠道調出,只有他一直留在本校。2013年,四山初中合并到高丘一初中,他再次選擇了堅守。20年來,學校的老師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卻一直堅持在偏遠的山區教育第一線上無怨無悔。
曹鵬飛先后獲得感動鎮平十大年度人物、南陽市師德標兵、河南省師德標兵、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19.梁 琰,女,35歲,安陽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作為特殊教育學校藝術團舞蹈班的班主任,工作17年來,梁琰精心創編適合聾童生理、心理特點的舞蹈校本教材。她先后幫助10多名家庭困難的聾生考上本科舞蹈專業,還幫助省殘奧會聾人羽毛球金牌得主上學。
2015年11月,她帶領著自己班的孩子在央視《我要上春晚》的舞臺上表演了節目《飛舞》。2016年3月,她帶領藝術團孩子參加央視《群英會》的節目錄制,并當選為當期人氣王。
梁琰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助殘先進個人,并榮獲河南省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
20.樊 珂,女,42歲,河南省商務中等職業學校教師
2014年,在輔導學生備戰全國技能競賽期間,樊珂意外受傷,造成胳膊左橈骨骨折。為了不影響正常的上課和即將到來的國賽,她打著夾板繼續給同學們上課、輔導,并堅持帶隊參加比賽。作為學校經管系的負責人,樊珂和帶領的團隊被省教育廳認定為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會計電算化專業樊珂工作室,是2015年被認定的22個工作室中唯一的會計電算化專業工作室。
樊珂曾獲得省會計技能大賽優秀輔導老師一等獎、省會計手工技能大賽教師組一等獎,先后被評為河南省職教名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序號 |
姓名 |
投票欄 |
序 號 |
姓名 |
投票欄 |
序 號 |
姓名 |
投票欄 |
序 號 |
姓名 |
投票欄 |
1 |
王 培 |
|
6 |
盧新平 |
|
11 |
張曉暉 |
|
16 |
趙文義 |
|
2 |
王 群 |
|
7 |
孫克會 |
|
12 |
楊 承 |
|
17 |
常慶衛 |
|
3 |
王豐珍 |
|
8 |
朱現民 |
|
13 |
楊克順 |
|
18 |
曹鵬飛 |
|
4 |
王桂香 |
|
9 |
余國慶 |
|
14 |
卓克壘 |
|
19 |
梁 琰 |
|
5 |
盧木蘭 |
|
10 |
張 紅 |
|
15 |
周麗君 |
|
20 |
樊 珂 |
|
投票人: 單 位:
電 話: 地 址: 郵 編:
備注:
1.請在您支持的候選人投票欄中打“√”,每張選票限選10人,多選、少選無效;
2.選票復印無效;
3.選票郵寄地址:(450004)鄭州市順河路11號 教育時報 收,請注明“2016河南最美教師評選”;
4.投票截止時間:2016年6月5日24時(以寄送選票信件的收件郵戳日期為準);
5.網絡投票:河南省教育廳官方網站(http://www.haedu.gov.cn)。
6.微信投票:掃描關注“河南省教育廳”官方微信、“河南教師”官方微信、“都市報道”官方微信均可參與。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